孙村镇这名村支书的“新农具”
2025-11-03 16:59:10
10月26日下午,孙村镇中分村的草地音乐节现场,节奏欢快,人流如织。中分村党总支书记徐成龙穿梭其间,与中外留学生们热情互动。与往常不同,他今天的胸前,醒目地佩挂着一台运动相机。这个特别的“配饰”,并非为了赶时髦,而是他通过互联网平台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最生动的注脚。而这场融合了国际元素的活动,正是徐成龙“小屏幕”连接“大世界”的生动诠释。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这就是徐成龙的“新农具”。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为“小徐书记”的基层干部,制作发布了百余条短视频,视频累计播放量达一百五十万,同时并开展了十五余场专题直播。他巧妙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中分村的红色历史与秀美风光推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为这个传统村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与发展活力。
从“线下”到“线上”:村书记变身“乡村主理人”
被誉为“红色村庄”的中分村拥有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与优美的自然生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打破地域限制,徐成龙从2024年开始,在工作之余拿起手机,自学剪辑,开始了他的网络探索之路。他的镜头对准的不仅是风景,更是生活:他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以“第一视角”带领网友漫步村中,讲解红色历史,展示民宿环境,介绍当地特产。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乡音和真诚的分享,这种独特的“书记视角”让他迅速积累了人气。
从“流量”到“留量”: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客
徐成龙立足村落,制作并发布百余条短视频,如“中分五一打卡”“中分麦田打卡”等,打造“云端中分”形象,成功吸引了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城市的游客。除此以外,他还精心策划十五余场直播活动,如“云游红色中分”、“中分摸鱼”等主题直播,将线上关注转化为实地探访。观众通过直播实时互动,对村庄产生了更深的认同感和探访欲望,有效拉动了本地旅游消费。村民们发现,节假日来村里参观、打卡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了。“很多游客都说,是在网上看了徐书记的视频才决定来的,”一位民宿经营者表示,“这比任何广告都管用。”持续的内容输出为村庄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在2025年“五一”期间,村庄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5%,游客年接待量达10万人次。

从“宣传”到“赋能”:互联网思维重塑乡村未来
徐成龙的网络实践,远不止于简单的宣传。他通过互联网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内涵。他不仅是一名“宣传员”,更是一位用数字工具为乡村“赋能”的探索者。他将短视频和直播作为沟通的桥梁,既向外推介了乡村,也收集了外界对乡村发展的建议,更激发了村民的自豪感与发展信心。(俞乃思娄梦肖李杨可心)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