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正文

繁阳镇繁阳社区:老幼互助暖邻里 双线服务见真情

2025-10-23 10:28:47

  乐龄童伴·“窗帘之约”守护夕阳红

  秋意渐浓,温情相伴。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精准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群体需求,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繁阳社区持续推进“乐龄童伴”志愿服务项目,着力构建“老幼互助、代际融合”的社区服务新格局。

  值此全国第16个“敬老月”之际,项目重要内容——“窗帘之约”高龄独居老人关爱行动有序展开。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率先走访繁阳一区和繁阳三区,为摸排的首批十余户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了特别设计的“窗帘之约”守护标识。每天清晨,志愿者在楼下观察老人家中窗帘开合情况,即可远程判断老人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社区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上门探视。标识上温馨的代际守望图案与“窗帘之约”主题文字相得益彰,既是社区关怀的直观体现,更是连接长者与社区的暖心纽带。

  乐龄童伴·“共享奶奶”架起爱心桥

  晨光中,社区里总在上演温暖画面:身着统一紫色马甲的志愿者爷爷、奶奶们,牵着同样穿戴紫色小马甲的孩子们走向校园。这一抹亮色不仅是“乐龄童伴”项目的专属印记,更成为邻里间最动人的风景。

  这些志愿者爷爷、奶奶们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共享奶奶”。这一充满温度的志愿服务模式,源自浙江等地的成功实践,通过动员热心健康的低龄健康长者,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学童接送与陪伴服务,既缓解家长照料压力,又实现长者“老有所为”的社会价值。如今,这一创新模式已在繁阳社区扎根生长,成为“乐龄童伴”项目的重要支撑。

  在护送学童途中,“奶奶”们和孩子们还是“窗帘之约”重要参与者。他们会按照分配名单,留意上学沿途参与“窗帘之约”的老人家中窗帘是否按时拉开。发现异常时,志愿者“奶奶”立即通过项目微信群上报,社区随即启动响应机制,及时确认老人状况。这种“老幼同行、双重守护”的创新模式,既确保了独居老人的安全,又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乐龄童伴·“温情接力”传递邻里爱

  傍晚放学时分,“共享奶奶”们那抹熟悉的紫色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小学门口。鲜明的色彩远远便能辨认,让人倍感踏实。接到结对学童后,她们第一时间在微信群发送“平安接到”的信息,让家长与社区安心。随后,志愿者将孩子接回家中进行临时照料,辅导课业、陪伴活动,直至家长下班接回。这项“校门对接家门”的贴心服务,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子女课后看护难题,既让家长工作无忧,又让孩子们在等待中感受家庭般的温暖。

  乐龄童伴·“多元共治”构筑新格局

  繁阳社区“乐龄童伴”项目的深入推进,创新构建了“低龄老人关爱高龄长者、社区志愿者呵护学龄儿童、受助家庭回馈社区”的良性循环机制。“窗帘之约”与“共享奶奶”服务双轨并行,既为独居老人提供日常关怀与安全保障,又为双职工家庭解除后顾之忧。这种代际互助、邻里照应的服务模式,有效激活了社区内生动力,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

  展望未来,繁阳社区将持续深化“乐龄童伴”项目内涵,在现有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面,优化工作流程,健全保障体系,让更多居民体验到创新服务带来的温暖与便利。社区将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做好“为老为小”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群体的实际困难,为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贡献更多力量。(姚瑶)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