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阳镇:坚持“三个抓” 筑牢“安全网”
2025-10-23 10:39:42
近日,繁阳镇新光社区开设“应急救助讲座”,面向由外卖员和快递小哥组成的“飞毛腿”志愿队员系统培训自救互救技能,助力他们成长为守护社区安全的协防力量。这是繁阳镇坚持“三个抓”筑牢“安全网”的生动实践。

抓队伍,锻造“前哨尖兵”。该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平安守护为主题,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将平安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网格、每个家庭,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村(居)干部、村(居)民组长、网格员、专职人民调解员等重要力量,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调解水平。积极吸纳老党员、乡贤名人、退役军人等作为民间调处力量,不断壮大调解队伍,将他们锻造成为维护平安、感知风险、服务群众的“前哨尖兵”,涌现出像钱光萍、万炳富等一批优秀的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
各村(居)持续绷紧安全之弦,以形式多样的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局面,为打造“平安繁阳”奠定坚实基础。云路社区“星火拥军”老兵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自觉履行“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的职责,助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抓矛调,推行“一站联调”。该镇致力于构建源头预防、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风险防控机制,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通过警民联调、诉调、访调、检调对接等形式,推进矛盾纠纷快速有效化解。成立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统筹整合司法、信访、综治等部门工作人员和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入驻。按照“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标准,为单位、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行“一站联调”机制,实现“多部门合一、一中心多用”。通过信息收集、清单管理、研判分析,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矛盾纠纷,制定针对性、可行性强的矛盾纠纷化解方案,及时有效开展疏导化解工作,所有矛盾纠纷均明确人员、明确职责、及时受理,让群众的每一起纠纷都有人管、有人解,实现工作闭环。同时,完善跟踪督办机制,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
各村(居)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室,由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村(居)干部联合开展接访调处工作,改变了以往“等事上门”的方式,把调解前移到田间地头、宅前巷尾,让群众切实享受到“调解员在眼前、调解室在门口”的便利服务,将各类矛盾力争化解在村(居)一线。龙亭社区“小亭议事”、新化社区“心话议事厅”、新光社区“银杏树下唠家常”等接地气的协商议事平台,操作规范,成效明显,受到上级的认可和群众的称赞。
抓网格,汇聚“共治力量”。全镇19个村(居)充分动员网格员、村(居)干部、村(居)民组长、志愿者等力量,通过“敲门行动”和常态化走访,切实掌握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感知和发现能力。常态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领域的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同时,结合领导开门接访、派出所警情、12345热线和网络投诉等,不断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坚决堵住安全漏洞。将平安志愿者、义务巡逻队、退役军人和“五老”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汇聚成辖区内的“共治力量”。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应急广播、电子屏、墙体标语、微信群等阵地,持续开展反电诈、反邪教、防溺水、未成年人保护等法治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将平安建设与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相结合,发挥村(居)“信用超市”作用,选树先进典型,评选身边好人,讲好繁阳好故事,传播繁阳好声音,汇聚繁阳正能量,引导群众自愿参与到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扎实工作换来积极成效,镇域经济跻身全国500强、中部100强、全省10强行列。范马村、新化社区等多个村(社区)获得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其中,龙亭社区、缸窑村分别荣获“全国反邪教示范社区”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杨才星)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