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阳镇新光社区:银杏树下“唠家常” 协商议事“金钥匙”
2025-07-08 10:45:49
“没想到,我的一句随意吐槽,社区就出面将我们那栋楼上的杂物清理干净了。”这几天,家住繁昌区阳光花园小区的居民张先勇逢人便说,对繁阳镇新光社区热心服务赞不绝口。
原来,张先勇家所住的那个楼道内有一户人家摆放了纸盒等杂物,在这个炎热夏天,不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就在前几天的一个上午,张先勇在新光社区大门前的银杏树下与几个居民闲聊时说起这个事,被在一旁的社区工作人员全部记录下来。当天下午,社区干部与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便敲开了那户人家的门,通过做工作,很快就将杂物全部清理完毕,解决了整个单元楼居民的这个“烦心事”。
“建议社区多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小区飞线充电很危险,建议多安装一些充电桩”“住在一楼,晒衣服是个头疼事,建议帮助多安装一些晒衣架”......
银杏树下,一派轻松和谐的景象,经常可见社区工作人员与几个居民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居民的埋怨也好、吐槽也罢,社区工作人员丝毫不会怠慢,都会认真地一一做好记录,并及时跟进解决。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新光社区党委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依托社区办公楼前的几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创新打造了“银杏树下唠家常”协商议事平台,坚持以领增信、以听察情、以谋破局、以商汇智、以行解忧、以效提质,聚焦“关键小事”,解决“急难愁盼”。
据新光社区党委书记姚晓芳介绍,“银杏树下唠家常”议事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闭环协商”模式,围绕社区公共事务,通过规范化流程引导各方充分表达、理性沟通。无论是涉及广泛的老旧小区改造,还是具体的停车位规划等难题,这一平台都成为社工、居民及相关方平等对话、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理想场所。同时,通过“五方联动”“三方会议”和“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社区积极搭建矛盾化解平台,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的基层治理难题,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服务目标。
为确保“银杏树下唠家常”收集到的问题和所形成的解决措施能够真正落地见效、惠及居民,新光社区配套建立了强有力的责任落实与监督机制,构建起“社区牵头+物业落实+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从而,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各种诉求,还让大家充分感受到社区的重视,激发了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对自治机制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我们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之前有事得到社区咨询,很不方便,现在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来楼下和我们坐在一起交流,有事及时问、及时解决。”家住新世纪花园小区的居民何良秀阿姨笑着说。新光社区内老年人口居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因腿脚不便可能会面临着众多困难。在“唠家常”中,有不少居民反映家中老人行动不便,希望社区想办法解决。为提高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以“银杏树下唠家常”为载体,从“坐等上门”到“主动登门”,精准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根据每个老年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适老化改造服务,提供四角拐杖、马桶围架等助老产品13件,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一份特别的关爱和安全保障。“这种大家坐在一起,社区干部倾听我们的想法和要求的做法我举双手造成。我所提的3个建议都得到了圆满解决。”老党员陈启楼笑呵呵地说道。他和邻居们对“银杏树下唠家常”这种议事协商形式非常欢迎。
新光社区党委立足“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工作理念,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借助多方力量,切实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接得下、可管控、解决好、能满意。在阳光花园和新世纪花园老旧小区改造这一复杂工程中,社区多次召集居民代表和施工方、设计单位负责人等围坐在银杏树下,针对停车位改造、健身器材具体选址、下水管网铺设、强弱电改造等21项精细化议题展开多轮协商,最终形成的改造方案获得了高达85%的居民认可。面对棘手的停车位紧张问题,社区充分收集民意,汇总83条建议,并通过集思广益成功新增了147个停车位,极大地缓解了小区停车位紧张的矛盾。据统计,今年以来,“银杏树下唠家常”活动已开展11次,采纳居民建议54条,解决了下水管道堵塞、居民房屋渗漏、毁绿种菜和停车难、晾晒难、充电难等问题49个。
“坐下来听一听居民的意见和需求,让居民将凳子坐热了,也就把他们的心焐热了。”姚晓芳表示,过去开会讨论在办公室,召集慢、受拘束,干部一言堂,居民不说话。现在变“定点开”为“灵活聚”,变“讲工作”为“唠家常”,让居民通过一次次“唠嗑”强化主人翁意识,营造全民议事、众人治理的良好氛围,让“银杏树下唠家常”这个协商议事平台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杨才星 程溶)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