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正文

做团子、品乡愁、年味浓

2024-01-09 14:10:24

  做团子是繁昌由来已久的一项传统习俗,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便聚在一起做团子,期盼新的一年合家团聚、圆圆满满。

  近日,在孙村镇长垄村,村民们正聚在一起,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在做着团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微信图片_20240109093216.jpg

  做团子是当地家家户户的传统习俗,工序并不算复杂,但步步皆需用心和讲究。首先要做好事先准备工作,淘米、泡米、挑选粽叶等。一般用3成的糯米和7成的香粳米掺在一起做原料,然后将其磨成米粉,进行沥干;随后大家伙们一起上阵,一个个地搓团子,团胚搓出来的样子像个小蘑菇帽,非常精致可爱,然后将搓好的团胚放在粽叶上摆好准备上屉蒸。

微信图片_20240109093208.jpg

  做团子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深受本地人的喜爱,就连初次见识的外地人也觉得非常有趣。对于这一点,今年跟随朋友来到繁昌游玩的天津的姑娘李旭晨很有发言权:“来到繁昌后,我觉得这里山美水美人也特别热情,跟回家一样。这个做团子我觉得特别有趣,而且味道也很好,我希望我的未来可以像这个团子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微信图片_20240109093219.jpg

  伴随着粽叶和米粉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在热气腾腾中,新蒸熟的团子就可以出笼了,这样的团子被称之为“毛团子”。一般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蘸上白糖开吃了。团子吃起来软糯香甜,而粽叶带来的清香感更是一绝,堪称绝佳美味,可是这份美味不是现场参与制作的人一般没有这个口福。据孙村镇天人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孙述松介绍,团子做好后不仅可以留着自己家吃,也可以对卖出售,增添一笔收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团子不仅包括了期盼家人团圆之意,也成为了村民们增加收入的一种方式。但对于繁昌人民来说,团子代表着一种牵挂和期盼、是记忆、是乡愁、是怀旧、是童年的味道。(全媒体记者 伍圆圆)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