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镇强化党建引领 推进“灵秀峨山 醉美竹乡”建设
2022-07-18 10:14:26
峨山镇充分发挥城东新区的区位优势,芜大、芜黄高速交汇的交通优势、全国生态镇的生态优势,强化党建引领,聚焦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灵秀峨山·醉美竹乡”建设。
以党建引领为驱动引擎,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一是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峨山镇利用学习强国、“得到”共读计划、“峨山讲坛”等平台,坚持不懈抓理论武装。二是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巩固。高质量完成镇党委、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班子结构全面优化提升,班子战斗力和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两应”基层党组织创建,童坝村获评市级“两应基层党组织”。三是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及时谋划“规定动作”、不断丰富“自选动作”,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四是正风肃纪驰而不懈。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精确开展监督执纪审查工作。深化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权力运行规范有序。
以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一是紧抓项目聚动能。峨山镇强化企业跟踪服务,全力推进“四送一服”工作,落实六稳六控政策,全面实施“1%”工作法,克服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压力及峨山工业园区拆迁等不利因素,继续保持峨山镇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二是立根“三农”促振兴。依托沈弄村“五个一千亩”发展规划,打造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宅基地盘活试点工作,盘活闲置农房39户。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A级以上信用户5318户,占62.79%,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1个,积极推进信用村结果运用。沈弄村被认定为市级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华园米业入选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省级示范基地。三是充分利用“安徽竹乡”“全国生态镇”的资源优势,打造镇村特色品牌,芜湖智慧大米、千军竹林鸡、沈弄瓜果等一批特色品牌效益凸显。央视二套《生财有道》栏目专题报道沈弄村花香藕和童坝村山泉鱼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安徽日报多次报道峨山秀美风景。四是城乡融合再发力。高标准编制乡村振兴发展及近期建设行动规划,打造“一心两园三区八组团”的现代服务核心圈。全力服务城东建设,加速融入中心城区。峨山公园一期、峨山沿山休闲景观带已面向社会开放,新建绿化面积96570平方米,建成绿道1200平方米。年投入200万元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维护镇村环境卫生保洁。加快推进镇域供水提升改造工程,峨山成为全区第一个全镇域通自来水的乡镇。
以生态优先为内生动力,镇村面貌明显改观。一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投入1100万元,实施11个区级美丽乡村建设点整治任务。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出农村厕所长效管护“峨山模式”,安徽省委政研室主办的《决策》杂志,系统介绍峨山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经验作法。二是环境保护扎实有力。推深做实“河湖林长制”,开展“清江清河清湖”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沈弄村建成全区首家“垃圾兑换超市”,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以民生改善为根本追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是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及时发放各类惠民补贴资金,兑现216名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统筹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链条监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平安峨山建设稳步推进。二是基层治理务实有效。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巧用“信用户”金钥匙,撬动群众内生动力,摸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东岛村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常态化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设施提升,完成全镇范围内73公里农村道路危桥与安防设施排查工作,投入80万元对排查隐患进行整改。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580万元完成新胡路、凤金路白改黑工程,峨山镇境内大部分都是柏油路,为聚力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汤明余)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