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正文

繁阳镇繁阳社区:与病毒赛跑的社区工作者们

2022-04-16 08:38:07

  作为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无数的社区工作者们,在与病毒正面较量的过程中,发挥不怕吃苦、持续作战的拼搏精神。在繁昌这场外输病例引发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繁阳镇繁阳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们,化身不同身份的“大侠”,负重“逆行”,默默守护着辖区居民。

  忠于职守的“防疫侠”


  程垂友,繁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作为全区社区书记中最年长的一员老将。程垂友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他是守住辖区疫情防控这堵“大门”的总协调,他始终在冲锋在前。每天的防疫工作从部署到计划、从落实到检查,环环相扣,丝丝入微。他永远在路上,去居民家里摸排情况是他,去卡点协调物资是他,去小区查看围挡是否坚固是他,去困难群众家中解决困难还是他,每天3万步以上的活动轨迹,串联起一张防疫地图,见证了这位“老将”忠于职守的初心和使命。

  有求必应的“志愿侠”


  方芳,繁阳社区党委副书记,在这场战“疫”中,她沉着冷静,用专业的素质和过硬的组织能力,诠释着一名社区工作者在危机中的责任与担当。每天清晨天不亮,方芳就从睡了一晚的拼接椅子上醒来,开始计划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贴试管码、分装扫码员的防护物资、确认采样医生的到达时间和人数,提前到达目的地等待前来领任务的核酸采样扫码志愿者。雷厉风行是她的风格,“栖霞9名同志在门岗集合”、“明天需要扫码员,谁能来支援,请接龙报名”、“今天在门岗值守的同志们暂且歇歇,请其他有余力的扫码员同志找我报名”。处事妥帖周到的方芳将疫情防控的核酸检测扫码员志愿者队伍组织得井井有条。在她的带领下,这样一支“有求必应”的志愿团队,在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战功赫赫,所向披靡,给前来支援的采样医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夜坚守的“转运侠”


  闵飞,繁阳社区治保主任、民兵营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机部队服役12个春秋。在疫情发生初期,为抢抓时机,尽快帮助辖区内密接人员进入集中隔离点,闵飞主动接下了转运的艰巨任务。

  “你好,我是社区工作人员,给你准备的一套防护服,共有五样,请你一定要穿戴好防护服,来集中乘车点,我就在这里等你!”就这样,闵飞一个个地打电话,一位位地送上车,高效地完成了转运工作。而后,他彻夜奋战搬运防疫物资,继续帮助上门检测核酸的采样人员转运核酸检测样本等等。当得知他转运到集中隔离点的密接人员隔离期满,陆续安全地回到家中,这位“转运侠”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

  甘心奉献的“服务侠”


  王李惠,社区党委委员,你永远可以相信一名中共党员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实干是王李惠给人的第一印象。“323”之后,王李惠的嗓子早已经说不出话了。每天准备核酸采样分配物资,与采样医生对接上门核酸,接打流调电话,和居民细心、耐心地解释防疫政策。遇到不理解的居民,她还要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安抚、去解释,她的声音虽然沙哑,却有种魔力,火气冲冲的居民打来电话,总能在她这里平静下来。反观她自己,连日来的坚守的岗,熬过的夜,都变成了飙高的血压。你问她:“值得么?”,她不吭声,默默耕耘,调整状态,克服困难。近日,她又开始挨家挨户的上门,给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们代申请安康码通行证,全力以赴继续开展工作,与病毒进行“时间赛跑”。

  毫不退缩的“无畏侠”


  汤云,社区卫计专干、共青团支部书记,担任繁阳社区卫计工作有四个年头了,汤云每天的工作从登记集中隔离回来的人员信息,到接受居民信息报备;从居家隔离人员防疫物资调配到各个门岗卡点支援;从落实重点人群防疫政策到询问、登记、告知回家后的防疫措施和注意事项,再到与包保小组无缝对接,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需要她不断地接打电话,不断地东跑西跑。为了守好疫情的底线,汤云的工作经常持续到半夜,忙起来顾不上吃喝睡的工作模式,汤云早就习以为常,社区同事总是细心地提醒汤云:“再忙也要及时喝口水!”但她根本做不到,她永远无法拒接任何一个报备的电话,永远无法对有需要的居民视而不见。

  认真严谨的“数据侠”


  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关键的岗位之一,刘锦颜所担任的卫计专干至关重要,刘锦颜是一名“新兵”。但这位“新兵”临危不乱,经历住了一场疫情的考验。早一秒摸清疫情防控的关联底数,辖区的居民就少一分感染的风险。疫情发生后,刘锦颜在后方与各种数据打交道,通宵达旦安排落实重点人员数据核实排查工作。核酸检测率,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完成率,落地核酸率,返乡人员回访数据,风险地区时空伴随数据,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后面,藏着刘锦颜大量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她主动与社区包保小组、网格员、上级卫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协同配合,确保各项指标为上级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提供有效的基础资料。刘锦颜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办公电话手机24小时待命。认真严谨,日夜兼程,她却从未有过埋怨,默默地发挥着一名向上青年的战“疫”力量。

  关怀备至的“暖心侠”

  高梅,社区党委委员,作为一名征战多年的社区工作者,高梅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她善于做群众工作,更善于解决居民需求。随着疫情席卷而来,社区很快被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其中封控区的防疫级别最高,防疫措施最严。高梅始终惦记着封控区居民朋友的生活需要,尤其是一些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他们的需求最应该被看见。高梅找来辖区最熟悉各个楼栋情况的居民群主,带着她们一起地毯式摸排每个楼栋内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生活困难的居民情况。并将他们的住址信息、个性化需求等内容编辑成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为封控时期的居民生活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使命必达的“快递侠”


  “我是组织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89年的社区民政专干张翔这样评价自己,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张翔,一区的扫码员志愿者手上试管不够了,你赶快来一下。”、“这边的盒饭有多的,麻烦你把带回社区给需要的同志。”、“镇里的防疫物资已经到了,请你速速来取!”、“去居民家里维修电灯需要防护服,能不能送一套过来?”每当接到“订单”,张翔总是第一时间答复“马上到!”甚至在吃饭的时候,接到同事和居民的信息,他也能立马放下碗筷,赶赴现场。与新冠病毒比速度,与快递小哥拼效率。

  还有很多和繁阳社区一样的兄弟社区,无数社区工作者们共同的坚守没有白费,一个又一个解封的好消息传来,我们看到“逆行者”并不孤单,他们在一个潜伏期内扑灭了疫情,携手创造了与病毒赛跑的新纪录。(徐莹莹)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伍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