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镇:铺好“上岸路” 安稳迎“新生”
2021-04-13 09:58:25
近日,荻港镇的护渔员施青英巡完江后,回到家给妻子陈桂兰开的“香菜”店帮忙。退捕上岸近一年,施青英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护渔员施青英在和同事巡江
出生在渔船里,成长在长江上,十六岁开始捕鱼的施青英在长江水域实施禁捕后,全家直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转产就业座谈会上,他谈到自己妻子陈桂兰家有祖传的“香菜”手艺,自己也起过创业的想法,但一时无从下手。退捕渔民有想法,转产安置就有目标。繁昌区人社局、荻港镇政府和施青英所属的南桥社区主动与他对接,“手把手”帮他创业。区人社局帮他与银行对接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荻港镇政府协调镇香菜协会免收会费吸纳其为会员,传授香菜储存技术和经营知识;南桥社区书记骆正玉走街串巷,帮他在沿街寻到一处30多平方米的店面作为经营场所,每年仅需交付3000元的租金。
陈桂兰的香菜店生意红火
2020年10月初,施青英、陈桂兰夫妇的“陈氏香菜”店开张了。两个月来,“陈氏香菜”已通过熟人推荐、朋友圈转发等方式销售到芜湖、铜陵、合肥、江浙沪等地区,月均销售400斤左右,月均销售额6000余元。11月,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陈氏香菜”店加入了荻港镇香菜协会,实行统一进料、统一重点工序、统一网上销售、协助会员商标注册等。短短的几个月,“陈氏香菜”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此间,施青英还发挥特长在繁昌区农业农村局委托招聘的公益性岗位护渔员面试中成功应聘,成为一名护渔员。他的儿子施涛,也“另谋出路”学起了电子商务,刚刚注册成立了芜湖浪涛食品有限公司,打算把“陈氏香菜”推上网络,通过网店销售、网络直播带货,为荻港的香菜产业发展再辟新路。
如今施青英每天巡完江后还能回家帮忙,有固定收入,有产业发展,心里更加有了底,生活奔头也足了。施青英家是荻港镇长江禁捕退捕上岸渔民的一个缩影。和施青英一样,很多渔民上岸后,也从打渔者变为护渔员。劝阻非法捕捞,为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尽自己的一份力。
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千头万绪,而禁捕的难点重点,就在于渔民上岸之后如何谋生。这事关基本民生和社会稳定,也事关禁捕能否取得实效。沿江各地都在进行有益探索,一方面解决渔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找到新出路,做到授人以渔;同时加大力度坚决打击非法捕捞,多管齐下。对母亲河十年禁捕是保护,更是反哺。
在对退捕上岸的渔民进行资金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同时,荻港镇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积极吸纳上岸渔民参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推进完成上岸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的目标,也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谢君 叶文雯)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伍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