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正文

繁昌经开区创新“2222”模式打造特色党建

2019-03-29 15:57:29

  近年来,繁昌经济开发区强化“党建+”思维,实施“党建+”工程,创新“2222”模式,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实现了园区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发挥两个功能——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坚持思想教育固本培元,用科学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建设了经开区及6村1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并常态化开展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构建服务平台,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领群众。成立了经开区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6村1社区均设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站,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部通过达标验收。

  打造两个阵地——党群服务中心和经开区大讲堂。高标准建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企业员工和群众等,打造传播党建理论的“课堂”、落实党的政策的“平台”、办理党建业务的“窗口”、开展党群活动的“阵地”、服务流动党员的“港湾”。

  常态化举办经开区大讲堂,面向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党员干部,原则上每月举办一次,采取专家请进来、干部走上台的方式,开展“菜单式”“点穴式”的集中培训,搭建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知识的“大课堂”,促进机关、村(社区)干部和企业人员交流、交融、成长、提升的“大平台”,推动学习型机关、村(社区)和企业建设,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促进两个融合——村(社区)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融合。坚持自愿互认、互惠共赢、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原则,在经开区党工委的领导和引导下,充分尊重村(社区)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意愿,由村企双方根据各自特点和发展需要,确定共建对象、共建形式和内容,首批15个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与6村1社区及2所学校党组织开展了结对共建。村企共建、融合发展主要围绕推进“三共建两互动”,即集体经济发展共建、社会公共事业共建、企业发展环境共建、就业用工互动和党建工作互动,着力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溜溜果园集团、加瑞食品分别与新合村、枣园村签署财政贴息资金入股分红协议,企业将财政贴息资金的30%计入共建村集体资产,作为股份比例,村集体每年从企业获取集体资产收益。加瑞食品帮助枣园村与市农委专家联系,对枣园村土壤及枣树病菌进行检测,探索在“枣”上做文章。奥冠薄钢、致养食品等分别开展走访慰问、爱心捐赠等活动。三元村党组织积极为美佳新材料、溜溜果园等周边企业做好服务,推进青梅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配合县、经开区半年内完成正杨自然村搬迁149户,占总户数的72.6%。

  锻造两支队伍——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建立党组织书记库、党务人才库和后备人才库,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调整基层党组织书记2名,选调3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锻炼。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管理,每年有计划地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增强党组织书记的群众观念、政策观念、法治观念和履职责任感。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集体领导制度,健全以党务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基层党组织定期报告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职责、权力、义务。制定出台《关于严肃纪律、改进作风的十条规定》,划定行为“红线”,强化刚性约束。

  建立党建指导员队伍,把政治素质硬、工作作风实、党务知识熟、协调能力强作为选拔党建指导员的标准,选派33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指导园区90家非公企业和6村1社区,帮助提高党建意识,推进标准化建设,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制订出台《繁昌经济开发区党建指导员考核暂行办法》,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三个挂钩”,即被指导单位党建工作情况与党建指导员工作业绩相挂钩,党建指导员考核结果与专项补贴发放相挂钩,与个人岗位绩效考核奖励相挂钩,促进党建指导员切实发挥作用。经开区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