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镇汪洋村:发展村级经济 促民致富增收
2015-01-26 08:42:12
近年来,孙村镇汪洋村以造福百姓为宗旨,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民致富增收,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齐心协力抓血防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人们视它为“瘟神”。汪洋村是繁昌县内的血吸虫病重疫区,为驱赶“瘟神”,该村积极进行总投资约39万元的血吸虫病农业治理项目建设,主要通过水改旱、养鱼灭螺、家畜圈养等方式,从根本上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汪洋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通过排水工程实现大田区水改旱100亩。大田区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配合工作的方式分块开挖,开挖排水沟总土方量为987立方米。其中,农沟道开挖3条,总长约420米,总土方量为252立方米;斗沟道开挖一条,长490米,总土方量为735立方米。改旱后的田块呈平行四边形,排水方向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整齐划一,井然有序。
汪洋村还实施了农业血防养鱼灭螺项目,对规模达105亩的新老鱼塘进行全面改造,包括荻黄路边的周东山塘、砖厂塘、孙冲水库塘、黄冲山河塘及大圩内董村门口塘。项目的实施有效消除钉螺滋生环境,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实现了疾病防治、促农增收的多重功效。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汪洋村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去年,从上级争取到500余万元项目资金对3500亩土地开展整治,增加土地流转面积近3000亩。该村还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全村共发展蔬菜水果种植200余亩,承包百亩以上种植大户11户,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户。
去年10月20日,繁昌县汪洋土地流转合作社正式成立,这也是全县为数不多的以土地流转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合作社。据悉,该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自愿把零散、不容易发挥土地效益的土地集中起来,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招商,把土地承租给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企业或大户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土地流转已成为汪洋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农民致富的“助推器”,使这片土地迸发出了新活力。 俞传喜 沈芳群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