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镇:大兴水利强基础 夏汛冬防惠民生
2011-11-21 09:48:26
进入11月,孙村镇立足水利冬修工作实际,积极抢抓晴好天气,坚持以改善农业生产水源和灌溉条件为工作目标,突出“当家塘”治理、堤防加固、沟渠清淤、涵闸斗门改建、水毁工程修复等水利工程建设,全镇到处一派繁忙的大兴水利场景。
孙村镇地处丘陵地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标扩面”,夯实防汛抗旱基础的任务十分繁重。全镇现有水库11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0座,万亩圩口1个,千亩以上圩口4个,撇洪山河4条、山塘2000余口,涵闸斗门33个,堤防岸线总长29.5公里。
理清工作思路,促进水利科学发展。今年防汛抗旱期间,面对大旱大汛的考验,孙村镇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抗灾减灾能力显得比较薄弱。4-5月,镇域范围内持续无有效降水,大多数沟渠发生干涸现象,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全镇农作物受旱面积约2.5万亩,其中成灾面积约1.1万亩。事实证明,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提高水利设施的防洪蓄水标准,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此,孙村镇党委、政府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片治理、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产业规划区建设,突出抓好“当家塘”治理,增加蓄水量,努力给农村居民提供充足生产生活用水,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实施好沟渠疏浚工程,疏通行洪主干渠,切实解决引水与排涝之间的矛盾,为夺取防汛抗旱工作的新胜利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加大建设力度,建立水利投入机制。在管好用好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的同时,该镇不断加大农村水利项目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镇政府扶持拨一点、村集体拿一点、农户自愿筹一点、政策奖励补一点、社会资金投一点的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新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开展水利冬修工作。为解决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问题,孙村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格“一事一议”程序,采取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兴水利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兴修水利。在此基础上,该镇按照“谁受益、谁建设、谁经营、谁投资”的原则,积极运用市场机制,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该镇长垅村通过村集体拿一点、村民自愿筹一点等方式筹集“当家塘”开挖建设资金,先后启动代塘、双塘、杨屋塘、高塘工程治理;赤沙村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以及部分村民代表会,反复讨论酝酿,做通做细群众的思想工作,大力实施“肖湾”新塘淤积治理工程建设;中分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认真做好水利冬修文章,对洪湾村民组等4口山塘进行综合治理。
强化工作措施,严格水利工程质量。按照水利冬修工程建设效益第一的要求,建立健全水利冬修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切实把一个个水利工程建成群众满意工程。水利冬修工作启动以来,走在该镇水利冬修工程施工现场,看见一台台挖掘机舞动臂膀刻不容缓,工程车穿梭紧张有序,施工人员三五成群忙着挖土方、清淤、砌石……各村(居)正抓紧工期,全力以赴,力争11月底保质保量超额完成水利冬修任务。水利冬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孙村镇水利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实地,现场巡视,分类指导,强化工程质量的技术指导和动态监督。另外,该镇水利冬修指挥所定期通报各村(居)水利冬修工作进展情况,对水利冬修进度快、标准高、质量好的及时给予表彰;对工程进度慢、标准低、质量差的,要求限期整改,确保水利冬修工程干一处成一处。截至目前,该镇水利兴修工程开工32处,其中沟渠湖塘清淤类工程开工30处,堤防加固开工2处,投入挖掘机55台、推土机9台、农用运输车40辆,完工13处,累计完成土方约23万方。 汪开武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