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正文

孙村镇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11-07 09:27:07

  今年以来,孙村镇关工委健全组织,主动作为,务实创新,大力推动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化组织领导。孙村镇始终把关工委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乡镇分管领导为名誉主任,团委、妇联、民政办、财政所、司法所、中小学校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孙村镇关工委紧密结合实际,完善配齐了村(社区)、中小学校关工委组织机构,构建了完整的工作网络。本着就地就近、自愿量力的原则,一批德高望重、有热情、乐奉献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纷纷加入到镇、村(社区)、学校的关工队伍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目前,孙村镇21个村、2个社区、3所中小学校成立26个关工委,形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中小学校长亲自抓关心下一代工作,村(社区)主任、大学生村官、骨干教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良好局面。

  注重工作实效。依托境内“人字洞”、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马仁奇峰红色收藏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规律,聘请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进村入校开展“红色历程”主题宣讲辅导活动。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定期开展送法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广泛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增强中小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净化校园环境。截至目前,该镇关工委深入全镇各中小学校举办法制讲座9次,参加法制教育的中小学生达到3800多人。充分发挥义务网吧监督员的作用,按照每月检查不少于8次的要求,通过定期走访、不定期暗访、设立警示牌、查验身份证明等方式,加强对集镇网吧的监督,严防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积极开展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切实为贫困学生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7年前,该镇关工委发动民营企业资助被高校录取的孙村籍大学新生活动。今年全镇126名录取二本以上高等院校的学子,每人一次性领到奖励基金2000元。这项活动现已成为孙村镇家喻户晓的“爱心品牌”。

  关爱留守儿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选择外出经商、务工,孙村镇由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多数与父母整年见不上一面,只能由家里的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为了切实解决全镇158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缺照料、行为缺管教、学习缺辅导、思想道德缺约束、安全缺保障”等突出问题,孙村镇关工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构建由镇关工委牵头,村、社区、学校关工小组为支撑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格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该镇关工委创新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全镇478个村民小组划分为一个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多少,筛选出492名村民小组长以及村党小组长担任网格“代理家长”。目前,孙村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五老”人员的作用,组织开展留守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和关爱联系卡。积极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教对子,定期或不定期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注重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不断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悉心呵护农村留守儿童,不给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留下管理空白点,切实把来自社会大家庭点点滴滴的关爱汇集起来,给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汪开武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