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赠语倾心留深情——忆王宗仁赠书

2025-07-17 17:01:25

  人的一生总是充满机缘巧合,这些“机缘”无非是人和事之间的关联。作为酷爱读书写作的农家人,其“巧合”就无非是“书”与“人”的缘分。2015年9月20日,我参加首届华夏散文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散文家美丽青岛行笔会。应邀前来讲课的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听说我是此次参加笔会的唯一农民时,就把随身携带的“两书一刊”全部赠予了我。

  “两书一刊”即:《仰望昆仑》(王宗仁著.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1)、《2014中国散文排行榜》(周明,王宗仁主编.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1)和《解放军文艺》(2015年第9期)。

  同时王宗仁老师亲笔题写赠语:“乃思同志留念:多读书,不断用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王宗仁,2015.9.20于青岛”“俞乃思同志:赠你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揣摩体味散文创作——田野上开满了鲜花,鲜花到哪里去了,鲜花被美丽的姑娘摘去了,美丽的姑娘到哪里去了,姑娘被大兵带到军营里去了,军营的大兵到哪里去了,大兵到坟墓里去了,坟墓上开满了鲜花……王宗仁,2015.9.20于青岛”“乃思同志:扎根生活,深入人民!王宗仁,2015.9.20于青岛。”

  赠书是书缘中比较特殊的情怀和感受,它包含赠予他人和接受他人赠予两个方面。我本是王宗仁的“铁粉”,得到他题签的赠书之后,如获至宝,激动难安。当晚,在下榻的宾馆里,就从头到尾把2015年第9期《解放军文艺》看了个遍。

  说来也巧,我与王宗仁老师紧密毗连房间而居,登门拜访是近在咫尺的事情。第二天傍晚,用过晚餐之后,就到了他温暖的房间里,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热爱家乡需要理由,热爱家乡又不需要理由。我有心带去自己主编的《行走孙村》乡土文化丛书,请他批评指正。他接过书大致看了目录之后,随即在此书扉页上写道:“乃思同志:我们都是把自己的一腔感情凝聚在笔端,书写自己的昨天、今天的生活。从我们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是传递给读者的正能量、美的享受。坚持文学,坚持信仰。一直走出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人民的一块天地,风和日丽的天地!王宗仁,2015.9于青岛”。当晚,王宗仁老师还了解了我的创作和生活情况,重点给我讲了很多文学上的原则和道理。文学创作过程中要坚持什么,舍弃什么,什么东西要全力以赴,什么东西要自觉回避,如何处理读和写的关系,如何把握写与不写的原则等,长长的话语,我理解为有针对性的教诲。自从那次面授之后,我在心里一遍遍告诫自己,要记住王老师的叮嘱,写出一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23年,在这一年的金秋十月,我又收到了王宗仁老师从北京寄来的《藏羚羊的跪拜》(王宗仁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3重印)一书。此乃全国中考热点作家美文典藏书系。用的是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信封。随附的书签上印有王宗仁老师这么一段文字:“只要我们的日子还往前赶,就要守住那些旧故事,像庄稼守住土地,像花朵守住节气。”书的扉页上是王宗仁老师给我的赠语:“乃思文友指正留念:我们都把读书作为一种做人的老师。自己读也提倡周围的人都爱书!——王宗仁,2023年10月于北京。”

  《藏羚羊的跪拜》堪称经典。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读就记住了,而且再也没有忘记。这篇作品还被央视《朗读者》节目第6期倾情推荐,导演陆川深情诵读,感动了无数观众。

  那天,当我从小镇投递员手中接过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一是因为王老师频繁给我赠书,他当时已80多岁高龄,就连邮资都是他付的;二是因为那次他已称呼我为“文友”。要知道,王宗仁老师可是长年笔耕不辍的著作大家呀!对于他多次给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农民作者赠书,我感受到王老师的大家风度,其核心内涵就是:成大事者必有非凡的胸襟与才情。这些可能在王老师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看到一个老人的那颗充满慈爱的心,如同他的创作风格一样,有着纤毫不差的严谨和精致。

  此刻,就在我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案头仍然放着王宗仁老师馈赠的《解放军文艺》。雄风浩荡而来,战马奋然跃起,紧握旗帜的年轻士兵伏胯在战马上,迎着辉映天宇的晨光奔向前方……我凝视着杂志封面上这座代表着《解放军文艺》的青铜雕像,深感王宗仁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勇敢的骑手,始终奔腾在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壮阔征程中,始终冲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向前的时代最前沿!(俞乃思)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徐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