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留下的三件“宝物”
2025-06-30 10:54:06
查日云
母亲去世已经39年了,可是她那正直善良的形象,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没有读过一天书,可是她天生慈眉善目,还有一颗善良的心。虽没有文化,但在她的一生中,却很有一套待人处事的方法。全村一百多户,人人都说她是个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好人。
村里无论大人小孩身上患上皮肤病的,只要找到她,她就放下手中的活,用自己在民间医生那里学来的偏方,悉心为他们诊治。经过数次治疗,大家的皮肤病往往能逐渐痊愈。乡亲们买来礼品感谢她,她都一一退回去,还和气地说:“乡里乡亲的,都是一家人。”有一次,村里一对中年夫妇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男人动手打了女人两巴掌,女方一气之下,带着包裹准备回娘家,母亲正好撞见,一把将怒气冲冲的女人拉住。经过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那男人主动认错,夫妻俩消除了隔阂。
母亲的一生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给我们兄弟姐妹留下值钱的财物。但她到了晚年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给我留下了三件不起眼的物件——木箱、菜刀、老式瓷盆。我舍不得把这三件“宝物”扔掉,觉得这是母亲留给我值得纪念的遗产。我从农村经过五次搬家到集镇、县城,再住进市里,其他家具、坛坛罐罐没法从老家带出来,唯独这三件“宝物”还一直保留在身边。看到它们,就会想起我的慈爱母亲。
木箱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条件极为匮乏,家中若有一只木箱,便会让人感到十分自豪。这只木箱的原材料,是自家房后栽种的一棵杉木树。待它长大变粗后,家人请来木匠将其锯倒,精心制作成了这只木箱。父亲还特意为它刷上了油漆,让木箱看上去更加精致美观。
后来,母亲把我的换洗衣服都收纳在这只木箱里。她十分细心,在木箱里面放上了两粒樟脑丸。樟脑丸具有通关窍、利滞气、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被用于防虫防蛀。
有一年,我要去繁昌师范进修学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出发前,母亲把我的洗换衣物和日用品都装进了那只木箱里。装好后,母亲又特意给木箱上了锁,仿佛这样就能把对我的爱和关心都锁在里面。接着,她让父亲陪我一起,把木箱送到了我住的宿舍。后来,这只木箱就像一位忠实的伙伴,陪伴我走过了几十年的生活。它见证了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我需要的时候,默默地为我收纳着一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只普通的木箱充满了感激,它就像母亲的爱一样,朴实却又无比温暖。
菜刀
家中厨房一隅,静静摆放着一把家用菜刀。听母亲讲,这把刀是当年特意请一位亲戚在旌德县城精心挑选买来的。
在它来到我家之前,家里用的那些菜刀,命运大多相似。用上几年,不是刀口卷了刃,切菜时变得笨拙吃力;就是生了锈,斑斑驳驳,最后只能无奈地被丢弃。后来,听旁人介绍,旌德县的菜刀声名远扬,以其锋利无比、经久耐用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深受老百姓的青睐。于是,母亲便托亲戚从旌德县城带回了这把菜刀。自打这把旌德菜刀进了家门,母亲便对它赞不绝口。平日里,母亲在厨房忙碌,用它切菜剁肉,动作行云流水。这把菜刀在母亲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切出的菜丝细如发丝,剁出的肉馅均匀细腻。而且,即便长时间放置不用,它也不会生锈,始终保持着干净锃亮的模样。
后来,我们搬进了城里。新家装修时,又添置了一把张小泉菜刀。母亲留下的那把旌德菜刀,便被小心翼翼地保存了起来,放在厨房的角落,偶尔才会被拿出来使用。
如今,这把旌德菜刀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刀口依然锋利如初,轻轻一挥,便能轻松切断各种食材;刀身依旧坚固无比,没有丝毫的松动或损坏。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些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时光。这把旌德菜刀,不仅仅是一件厨房用具,更是我们家生活的见证者,承载着满满的回忆与温情。
老式瓷盆
这口老式瓷盆烧制得非常精致,十分地耐看,黄褐色,里外都在涂层材料上涂了釉。釉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透明釉的基本作用是保护陶瓷表面并增加其美观性。它可以在陶瓷制品上形成一层光滑、透明或有色的表面,使其防水、防尘、防腐蚀,同时也能为陶瓷增添光泽和艳丽的颜色;不透明釉,可以提供陶瓷表面的颜色和纹理。我家这只瓷盆,便是采用不透明釉烧制而成。虽没有透明釉那般晶莹剔透,却散发着一种古朴醇厚的气息,仿佛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岁月的温度,让人一见便心生喜爱,爱不释手。
记忆中,每到过年,家里都会杀猪。那时,母亲总会把熬好的猪油小心翼翼地装进这口瓷盆里。白花花的猪油盛在黄褐色的瓷盆中,相互映衬,透着一种生活的温馨。猪油吃完后,这口瓷盆依然忙碌着。母亲常常用它来腌制咸菜、猪肉、鱼,将食材的鲜美锁在这小小的瓷盆之中。
逢年过节,这口瓷盆更是厨房里的“明星”。母亲用它装着热气腾腾的鸡汤、肉汤,那浓郁的香气从瓷盆中飘散出来,弥漫在整个屋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汤品,感受着节日的欢乐与温馨。这口老式瓷盆,就像一位无声的见证者,见证了我们家的点点滴滴,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回忆。
如今,岁月流转,我将那三件饱含深情的“宝物”小心翼翼地存放在了家里的储藏柜中。它们静静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一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我特意把儿子和孙子叫到了跟前。我缓缓打开储藏柜,柜门开启的瞬间,似有一股岁月的暖流涌出。我指着柜子里的三件“宝物”——那口散发着古朴气息的陶瓷老式瓷盆、那把历经岁月依然锋利的旌德菜刀,还有那只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木箱,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孩子们,这是你们的太奶奶留下的遗产。别小瞧了它们,这里面包含着沉甸甸的爱意。每一件东西,都见证了我们家的过往,我们一定要把它珍藏好,世世代代保存下去。”
儿子和孙子静静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与敬重。我接着说道:“上辈人生活在艰难困苦的饥饿年代,物资匮乏,生活艰辛。能留下这几件遗产,虽在如今看来并不值多少钱,但它们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看着它们,就仿佛看到了前辈们的身影,它们对我们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儿子和孙子听了,郑重地点点头,那坚定的神情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我深知,要不忘初心,要学习母亲,要时时提醒自己不断修炼良好的思想品德。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山高水长,我们应永远铭记在心。保留下这三件“宝物”,不仅仅是对物品的留存,更是我们思念母亲最真诚的表达方式。每一次凝视它们,都能让我们回忆起与长辈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受到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这也是对先辈的尊敬,是对他们勤劳、善良、朴实品质的传承。它们就像家族的精神纽带,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在传承中延续着纯朴、勤劳、善良和谐的家风,让家族的荣耀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稿件来源: 芜湖日报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