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桑葚甜
2025-06-19 10:47:27
董全云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葚熟”,夏初时节,南风便将桑葚成熟的消息轻轻吹拂至四面八方。
初时青,渐渐地红、紫,直到黑紫。桑葚快要成熟时虽然色泽红润诱人,但依然很酸。真正成熟了的桑葚是紫中透黑,黑中透亮。采摘时要掐那截绿绿的葚柄,避免碰到葚果。否则稍微一用力,它便会破碎,浓浓的汁液会让手指顿时成为紫红色。
“人家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其实桑葚也是一样。”桑葚园主人说。由一个喜欢吃桑葚的人变成一个种植研究桑葚的人,这条路他磕磕绊绊走了13年。他跑遍全国各地寻找好的桑葚品种,从大连、重庆等地找来30多种优良品种,在其基础上不断研发改良,比原来的果子肥硕甜美,口感品相更佳。现在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扶持下,村里的几家村民也加入了桑葚的种植。
大树和小树上都结满了桑葚。熟透了的羞绽红颜,躲藏在绿叶深处;青涩的,正急不可耐地成长。在几株低矮的桑葚树的枝条上,挂满了一条条细长绿色的桑葚果实,颇似一条条通透的绿色蚕虫。桑葚主人摘下一颗递给我,没想到轻轻一口咬下去,果汁四溢,舌尖弥漫着甜里带着花香的味道,特别好吃。几棵结满白色桑葚果实的树前,熟透了的桑葚就像一串串透亮的白玉,温润晶莹。我们摘一颗放入口中,汁水齁甜到嗓子眼。
熟透了的桑葚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落到地上。桑园里传来一阵鸡鸭的欢快叫声,鸡鸭在桑园里自由穿梭,闲庭信步,吃虫子和地上的落果。粪便成为桑树的有机肥,新鲜的禽蛋绿色有机营养丰富,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绿色产业循环闭合链。
园子的门口柜台上,井然有序地摆着各种桑葚产品。这个被晒得皮肤黝黑的汉子脸上带着淳朴的笑:“桑树的浑身都是宝,可是桑葚的保质期太短,现在把桑葚进行了有机深加工,变成了桑葚果酒、桑葚药酒、桑黄茶、桑葚干、桑葚茶等许多养生保健产品。”
绿色的桑园深处,间歇传出一种仿若大鸟的叫声。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他用的驱鸟器,园子里不用任何化学药物。光影交错中,我想到了家乡的那棵老桑树,桑葚的滋味浸润了我整个童年。每年桑葚成熟时,高高的桑树上爬上好几个小伙伴,树上树下充满了开心的笑声。够得着的地方,早就被捋光了;够不着的,就找来一根粗细适中、长度足够的竹竿,再把铁丝做成的钩子绑在竹竿上,伸向桑树枝条,轻轻一勾,缀满了果实的枝条慢慢垂了下来。树下的人仰起头,伸出双手飞快接住,小心地摘下紫黑色的桑葚,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我不会爬树,仰脸眼巴巴地等着小伙伴给我摘桑葚吃,那些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如玛瑙、似琥珀,汁液似乎时刻都会流出,得小心翼翼地捧着才行。那些野桑葚虽说不是很甜,但那甜中带酸的一缕清香,却是其他野果难以比拟的,直到现在还会屡屡萦绕在我的梦中。
“桑葚青红黄鹂鸣”,和小伙伴平分桑葚的还有黄鹂。它振动着双翅,打一个回旋,潇洒地落在枝头。随着起伏的树梢缓缓起伏,清一清嗓子就唱起来。唱够了,才一派绅士风度,扭身用它尖尖的喙去啄食熟透了的桑葚。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桑葚就已是御用补品,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大诗人陶渊明就对桑葚情有独钟,诗人一边采桑葚,一边吟咏:“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欧阳修也留下了“黄粟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的咏葚佳句。而陆游名句:“郁郁林间桑葚紫,芒芒水面稻苗青”,则让人如入画中。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桑葚成熟的季节,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园里一阵喧闹,一群“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像群麻雀一样欢快地飞进园子,他们叽叽喳喳地吟诵着描写桑葚的古诗,仔细观察品尝,准备把桑葚写入自己的小作文中。
一阵风来,绿叶婆娑,叶隙间光影跳跃,映在孩子们兴奋的小脸上,也映在一只只肥硕鲜美的桑葚上。也许是孩子们的到来也惊动了巡逻的鸡鸭,“嘎嘎”“咯咯咯、咯咯咯”的叫声回响在绿色深处。前边,后边,左边,右边,大大小小一眼望不到边的桑葚树,似有无数的生命由内而外散发着蓬勃的、跳跃的生机。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不知是谁唱起歌来,桑葚园里荡起一阵阵的欢笑声……
稿件来源: 芜湖日报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