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家乡巨变
2025-06-19 10:47:28
施仕清
改革春风吹大地,飞旋彩笔绘蓝图。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中,我的家乡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近年来,它渐渐拂去尘埃,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那曾经闭塞的小山村,已如旧梦般远去,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美丽富饶的乡村,如同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卷。
记忆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些事情如过眼云烟,而有些却如深深的车辙印,刻在心头,难以磨灭。古老的家乡,是我一生记忆中最难忘的画面:青瓦房在雨中滴落着浑浊的雨滴,狭窄崎岖的泥巴路在烈日下裂开干涸的缝隙。一下雨,道路便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似陷入无尽的挣扎;破旧低矮的土坯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被岁月吞噬;夜晚,昏黄黯淡的灯光无力地驱散黑暗,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那时,乡亲们靠天吃饭,收入仅能维持生计,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然而,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吹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精准扶贫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党员干部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倾听着乡亲们的每一声叹息。在他们的带领下,家乡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建引领,筑牢了乡村振兴之基;开拓进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绘就乡村美丽画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那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沥青路,如巨龙般蜿蜒在村庄之间,连接着外面的世界。车辆在宽敞的道路上欢快地穿梭,带着乡亲们的希望与梦想,驶向远方。道路两旁,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笔直地站在马路边,被夏天的微风吹得泛起一阵耀眼的白光,叶片随风哗啦啦地翻飞,仿佛绿色的波浪随风涌动,又似在唱响一首写给夏天热烈的情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仿佛是大自然为家乡披上的一件绚丽衣裳。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整齐排列,洁白的墙壁、明亮的窗户,在阳光下闪耀着幸福的光芒。走进屋内,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全,温馨的装饰让人感受到新时代家的温暖。
清晨,天边露出一抹红色的微光,似乎在酝酿着什么。眨眼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仿佛一颗镶嵌在天幕上的明珠,绽放出万丈光芒。整个世界都亮起来了。
家乡的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不再是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传统劳作场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如钢铁巨兽般在田间轰鸣,精准的灌溉系统如同大地的血脉,将生命的甘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一株作物。风拂麦浪声,田园诗意浓,广阔的麦田区域,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欢快地翻滚,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姿态。而在现代高标准稻田区域,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谦逊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党建如灯塔,照亮乡村前行路;丰收似画卷,绘就农民幸福景。
丰硕的果园里,红彤彤的油桃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红灯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紫莹莹的葡萄如玛瑙般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让人垂涎欲滴。
阳光倾洒,如金色的暖流温暖地包裹着世界。它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仿佛母亲的怀抱。花草树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人们沐浴在阳光中,我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心中似有波涛,汹涌澎湃。
曾经那座废弃矿山,宛如大地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败。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沉默地见证着岁月的更迭流转,以及人类活动留下的深刻痕迹。但家乡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让曾经的废弃矿山逐渐褪去了满目疮痍的旧貌,焕发了新的生机。
岩壁上,爬山虎肆意攀援,编织出一匹匹灵动的绿色绸缎;山坡上,野花竞相绽放,有红色、白色、黄色,宛如夜空中散落的星子;酸枣树与荆条在岩壁的裂隙里顽强伸展枝丫,尽显生命的坚韧。偶有几只蓝尾鸲轻盈掠过新修的观景台,衔起一粒去年的松果,又匆匆飞向远方。
晨雾如轻纱般漫过生态修复区,淡紫色的二月兰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梦幻的精灵。蒲公英的绒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积蓄着飞翔的力量。山脚下,光伏板阵列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镜湖般粼粼闪光,与山顶新栽的樟木树林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曾经荒芜的山坡,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家乡巨变换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乡亲们挥洒着汗水,种下了各种经济作物——瞧,那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微风中翻涌着金色的波浪,散发出阵阵馥郁的芬芳;翠绿的青梅挂满枝头,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翡翠,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诱人;郁郁葱葱的茶叶,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弥漫着清新的茶香。
特色养殖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一个个现代化的养殖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走进养殖场,只见鸡鸭成群,它们欢快地奔跑、嬉戏、觅食,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田园乐章。
电商的兴起,更是为家乡的农产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乡亲们只需坐在家中,轻点鼠标,就能将自家的特产销往全国各地。看着订单如雪花般飞来,钱包渐渐鼓了起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笑容比春天的花朵还要灿烂。
回想起小时候,想寻一本沾着墨香的书都十分困难。村里唯一的“图书馆”,不过是马厂大队马店里用来包点心的旧报纸,那是我们童年的精神食粮。如今,家乡的阅读环境焕然一新。图书馆、书苑、党群服务中心阅览室、街头驿站、美丽乡村图书室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里面的图书应有尽有,不仅有各类文学名著,还有乡村振兴致富养殖、农村电商技能提升等方面的专业书籍。
当我来到家乡的农民文化乐园,只见它在青瓦白墙的映衬下格外耀眼。这里文化设施齐全,有健身休闲区,来健身的村民络绎不绝。文化墙上,村规民约、好人好事的展示,为乡村筑起了一道文明和谐的精神城墙。图书室里每逢假日便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读书的人。富裕起来的农民正忙着给自己“充电”,尽情吸收精神养分。
如今医疗保障的完善,让乡亲们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而发愁。村里的卫生室焕然一新,医生们热情周到地为乡亲们服务。定期的免费体检、大病救助政策,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呵护。乡亲们再也不用为了一场大病而倾家荡产,他们可以安心地生活,享受着党带来的温暖与关怀。
夜幕悄悄降临,家乡的广场上灯火辉煌。欢快的音乐响起,乡亲们纷纷走出家门,跳起了广场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整个村庄都熠熠生辉。孩子们在一旁快乐地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长椅上,听着歌声,悠闲地聊着天,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浩渺乾坤日月梭,家乡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繁荣。那曾经遥不可及的幸福梦,如今已化作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我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换来的。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我心中充满了自豪,自豪于家乡的巨大变化。我愿化作一颗小小的种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家乡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亦相信,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