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见字如晤

2024-06-11 11:15:04

章铜胜


很喜欢“见字如晤”这几个字,说不出具体的缘由,就是莫名喜欢。有一段时间,喜欢读一些书信集和日记,喜欢读杨凝式的《韭花帖》、王羲之的《奉橘帖》之类的书帖,在这些文字和书帖中,读人读事,读悟读感,也读性情真情,读出一番趣味,相信见字如晤,并非虚言。

我不太熟悉别人的字体,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对他们的字也不是很熟悉。但不熟悉,并不代表不能分辨出他们的字来,他们的字各有特点,或纤细、粗犷、工整、潦草等,不一而足,是有一定辨识度的。那些字,只需瞄一眼,便知道是谁写的字,大致不会认错。在保持手写书信的年代,朋友们的信,写得或长或短,不时地寄来。大家彼此牵挂,又没有其他更方便的联系方式,书信是不会断的。有时隔了很久收到一封,有时一个星期就会收到一封。那些信,即使不看落款上的地址,只看一眼信封上的字,就知道是谁写来的。所谓字如其人,见字便也如晤其人了。字是人的某些特点之一,类似于标签,和相貌、衣着、动作习惯、谈吐为人等等一样,从字体上,也能区别此人和彼人。彼时,朋友们都年轻,字写得粗糙、随意、疏狂,年轻人中少有将字写得那样认真,那样好的。见字识人,识人也便如晤了。

我的字,写得时好时坏,并不稳定,大概是缺少有素训练的缘故。写得好时,也好不到哪儿去,只是自我感觉好一点,勉强能看而已。写得差时,也能认清。字写得能被人一一辨认,也就算是满足书写的基本需求了。有时,我也下决心想把字写得好一些,临了一阵子帖,热情也只是一阵子,坚持不了多久。为此,父亲也常批评我没有耐性,字写得随意没有长进。自知理亏,我也不好分辩什么。

自己的字,通常在临帖之后的一段时间,会写得规矩工整些,似乎有点模样,但不久之后,写字不用心的毛病犯了,放任自己,少了约束,字就越写越野,越写越不像样子了。字写野了,自知难看。好在现在写字的机会不多,多数时候,在电脑键盘上噼里啪啦一阵敲打,便能写好想要写的文字了,别人也就少有机会看到你写的字了。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将字写得好一点。

最近这些年,一直坚持写日记。每天睡前,都会记下当天的一些事情,未必都有意义,内容也难免琐碎,但十几年如一日,从未中断过。手写的日记,只留着自己看,是不会示人的。夜里,读书累了,或是想起以前的一件事情,便翻开日记本,找到当时的记录,看看想想,在回忆和回味之间,在文字里,在或认真或潦草的字体里,多少能看出当时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看日记,也是与日记里的那个自己相遇,遇人也遇事,有些事情清晰起来,以前的自己也清晰,那一刻是有趣且真实的。读日记,如与时光深处的另一个自己相遇。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