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竹影清风绿意浓

2024-04-29 13:49:30

于子锋


在自然界的植物中,我最喜爱竹。因为它不仅质坚潇洒俏丽,而且春夏秋冬总是绿意盎然,还有着凌霜傲雪、铁骨铮铮的高昂气节与品行。

竹,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不需要施肥浇水便破土而出,胸藏凌云之志,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在风雨中孕育,在雷鸣中茁壮成长,永不停息攀登的步伐,人称“雨后春笋”,万木丛中独具特色。

竹,不仅可供观赏,而且有颇大的经济价值,竹笋可以食用,竹筏可以载人,竹薪可以烧火,竹竿可以加工成纸张,竹叶可以入药。由此可见,竹子的用处有多大。

我们中华民族为世界用竹最早、最善的民族。汉字中成百上千个带“竹”字头的汉字,可以说早在创造文字之时,我们的祖先或许到处见竹、爱竹、用竹,竹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不解之缘。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都与竹有一段渊源。魏晋的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以游竹林之快,鄙视当政的腐败。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孔巢父等六人在泰安的竹溪结社,号“竹溪六逸”。王维在辋川别墅有竹有馆,终日陶醉于竹林之中。苏东坡对竹更是情有独钟,写下了:“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并对竹的贡献也颇有感慨:“庀者竹瓦,载者竹筏,书者竹纸,戴者竹冠,衣者竹皮,履者竹鞋,食者竹笋,串者竹薪,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竹、画竹、咏竹世代相传。白居易还写过一首《画竹歌》,赞美当时画竹大家萧悦画的竹子:“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竹都有很好的赞誉,杜甫在《严郑公宅同咏竹》中说竹“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在风中显得天籁自成、韵味无穷。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爱竹、赏竹、赞美竹,将竹当作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唐代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白居易的“不用裁为呜风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写出了竹的淡泊清高、朴素虚心、坚定顽强、凌云奋发的品性。竹,在诸多画家诗人的笔下,已成为我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及崇高气节的形象表现。

每当漫步在竹林,清风吹来时,那些婆娑的竹影,摇曳着昂扬的情感与青春的绿意,与竹相伴,与竹为邻,是我内心深处永恒的向往。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绿竹,我对你衷情到永远。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