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发型
2024-03-11 09:15:43
吴昆
在这个崇尚流行的年代里,发型对于一个人的美丽起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人们对发型也越来越重视,发型也就越来越重要了。但是不要认为发型的出现是时尚的潮流,实际上在我国古代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发型设计。
据《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飞仙髻就是在头发两侧扎高鬟,常见于未出嫁的妙龄少女,这种发型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突出少女的优雅与青春靓丽。另一种在少女中常见的发型是双丫髻,就是我们在电视中常见的丫鬟常留的发型。将头发分到耳朵的两侧,再挽成髻,置于头顶两侧,再在额头的前面分出一些散发修饰,这大概就是刘海的前身了。
与少女发型的简洁相比,成熟女性的发型则显得雍容了许多,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体现出古代贵妇们美丽高贵的发型,属于高髻式,其中有各式各样的饰品修饰头发,使其显得富丽堂皇。家境一般的妇女的发型则是将两边的鬓角扎成一个类似锥子的发髻,名曰“抛家髻”,亦称“鬅鬓”。这种发型的优点在于既显得大方干活时又不容易散开,非常适合劳作的女性。
至于古代男性的发型问题,很多电视剧上都赋予了男性一种披头散发的形象,其实不然,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是管仲,我们汉人都将披头散发了。由此可见古代汉人都是束发的。而古代男性的发饰一般都是各类帽子,常见的有加冠、纶巾、毡帽式等,没有帽饰的男性一般梳有长辫和发髻,这样活动劳作时头发不会容易散开,比较类似于年轻女性的双丫髻。
可见古人也是很注重发型的,在注重美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用性,头发作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固然要注重时尚与美丽,但也不能忽视了实用性问题,所以我们在发型上偶尔“复古”一下也不错,既能换个心情,又能体会一下古人的美丽观与生活态度。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