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凡人善举 令人动容

2023-11-18 08:54:47

编者按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信仰。为庆祝第24个中国记者节,繁昌区融媒体中心和太湖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好记者讲好故事”暨记者节采风共建活动。11月6日,10名来自新闻战线的“好记者”分享了他们采访路上的动人故事,既展示了青年记者们政治坚定、认真负责、业务精湛的良好形象,也展示了党和人民事业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为此本报将分两期聚焦这10位优秀新闻人,一起倾听他们采访中的精彩故事。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网名——凡人,这个网名很多年都没有换过。在生活中,我是一位平凡人;在工作中,我关注着平凡人。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他叫盛孝如,一位抗战老兵。

得到盛孝如的新闻线索,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这线索是我在别的网站发现的零星报道。文章很短,只是报道了抗战老兵盛孝如在为战友寻亲的这么一件事情。说是必然,可能是自己职业的原因,比较早地和网络打交道,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浏览各大网站的新闻,利用网站搜索功能,发现和繁昌相关的新闻线索。

2015年4月14日下午,我来到盛孝如的家。他的家在繁阳镇马坝社区,几间平房,屋内陈设也很简陋。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激动地说:“吴营长把我当作儿子一样看待,现在找到他的家人了,我完成了他的心愿,也了却了我的心事。”老人当时年已九旬,思维也不是很清晰。采访过程中,对于很多事情,老人都记不太清了,在他儿子的帮助下,了解了事情的过程。但是对于重要的细节,老人记得非常清楚。

1948年11月初,在淮海战役的一次战斗中,时任连长的盛孝如所在的部队坚守一个山头,一架敌机投下一排炸弹,营长吴福龙倒在血泊中。重伤的吴福龙用最后的力气委托盛孝如:“小盛啊,你要是不死的话,一定要去江西访访我的家人,告诉他们我是在共产党的部队牺牲的。你要找到我的父母,要让他们原谅我不辞而别,偷偷参军……”话还没有说完,吴福龙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仗还在打,战士们只能在战壕附近挖一个坑,把营长安葬了。“是我铲的第一锹土。”谈到老营长牺牲的情景,已经90岁高龄的盛孝如哽咽起来。“吴营长对我最好,把我像儿子一样看待,晚上睡觉时,我都挨着吴营长的脚。我非常敬重他,他牺牲时,我跪着大哭不起,还是战友把我拉走了。我要找到吴营长的亲人。我要告诉他们,吴营长是个英雄,他是为革命牺牲了。”

在《信义老兵:苦寻战友亲人67年》这篇文章中,我将老人说的这段话,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在同事和朋友眼中,我是个感情不外露的人。但是,每每看到这段话,眼前浮现的那一幕幕场景,就像电影一样一遍一遍回放,让人心酸,令人动容。

临别时,老人发自内心地对我说:“战争中,我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活到现在,还有一大家子人,我很满足很幸福,感谢组织感谢党!”

老人的这段话再次感动了我。很多时候,作为记者,客观记录就可以了。但是,老人用一生的时间,信守诺言,为战友找寻亲人的事情,深深打动了我。老人对党的忠诚和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记者的初心和使命。

前几年,盛孝如老人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很心痛。我用一篇近4000字的通讯将老人的事迹记录了下来,并通过推荐程序,老人被评为中国好人。信义老兵这一符号性的表述,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让他的事迹广为人知。这让我很庆幸,也是记者的价值所在。

在采访中,常常被凡人善举所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好的认同和理解。

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关注平凡人的生活,仍然是我采访重点。除夕砸窗救人的徐华方、两次跳入水中救出一对父子的潘春明……都是我第一时间采写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凡人微光,照亮你也照亮我。采访对象从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我,让我更加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用手中的笔,反映社会生活,是我始终不渝的理想与追求。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新闻近千篇,几十万字。这就是新闻人的小确幸吧。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章平周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