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过 年

2023-01-16 10:18:17

光阴似箭,日月轮回,转眼我已经过了64个春节。关于春节就是过年的认知,是我小学毕业后“有文化”的标志。小时候只知道过年,后来说是春节,心里想的还是过年。过年,是小时候的等候、青年的奔波、中年的辛劳和老年的珍惜。

但最值得回忆的还是童年时代的“过年”。过年,是小时候最期盼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最美好的、最愉快的日子。每次等待过年的时间总是漫长的,但终究会到来。当最激动人心的日子除夕终于到来的时候,眨眼又过去了,“过了三天年还是原还原”。

无论是居住在什么地方的人们,自己或祖上两辈三辈、八辈十辈甚至更远,多数是来自外县、外省不同的地方,谁的祖先是土著人或来得最早?是无法考证的。繁昌也是人口多元化的地方,笔者在1985年编写《繁昌县志》人口篇章时,对繁昌人口迁徙进行了逆溯调查。繁昌的一些集中居住的人口大姓,其家谱中都记载着本姓氏的迁徙源头、迁徙时间和迁徙过程。这些多元人口的祖辈来到繁昌,也带来了多元文化,其中包括过年的习俗。大家在“入乡随俗”的同时,也保留各自祖先留下来的部分规矩,久而久之,就分不出某个风俗习惯是哪里传来的了。

我只知道父亲的祖辈来自江北无为,母亲的祖辈来自湖北,是太平天国时期迁徙来繁昌的。我们家的过年习俗是哪里的,我也不能断定,就以文字表述与大家分享吧:

与我年龄差不多的繁昌人,对过年的记忆应该是大同小异的。这里的“小异”,有居住农村与城镇生活习惯不同的差异、有不同职业和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所以过年,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是百分百的相同模式。

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记忆中,“年”的时间就固定在除夕这天。因为这是农历计时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每一个人“长一岁”前的最后一天,所以这一天特别的重要,特别值得珍惜,这一天的仪式感特别厚重。

年前准备

为了“年”这个日子,从腊月开始,人们就忙忙碌碌,各项准备工作都在自然地、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腊月上中旬的准备是综合考虑过年要花多少钱,给哪些孩子添置新衣服,是否要买一些新家具用具,买些新餐具替换受损的碗盘筷子。还要考虑孩子的压岁钱给多少,是不是比上年涨一点等等。关于吃“腊八粥”,小时候从来没有吃过,也没见周围邻居家做过。腊月廿三“送灶”的仪式,农村居民比较重视,我家住在小镇上,从来没有看到父母举行过送灶的仪式。但腊月廿七掸尘的日子是不会错过的。“七掸金,八掸银”,就是廿七这天,要把家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来迎接新一年的福气、好运。掸尘那天,先将锅灶、家具用纸板、报纸等遮盖起来,父亲或者母亲穿上旧大褂子,戴着草帽或扎条毛巾,找来一根竹竿,绑上小扫帚或鸡毛掸子,开始掸扫旧屋房顶、上墙壁的每一个角落,还有衣柜上、门头上的灰。灰尘、蜘蛛网纷纷扬起,飘得满屋子都是。然后把遮盖物揭去将灰尘抖下,再将其清扫出去。孩子们也帮助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后面抹灰尘的事,主要由母亲自己做她才放心。

个人卫生:男人,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在除夕前半个月内剃头一次。所以剃头店除夕前几天特别忙,以致除夕要起大早开门营业,直到下午才关门。

除夕前的澡堂子就更忙了。每一个小镇一般只有一家澡堂子,没有淋浴。水池子只有二三十厘米深,水要用柴火烧,当然不会太多。当时全县最高级的澡堂子就算“龙华池”了,也只有五六十厘米深罢了。除夕的清晨天不亮,各澡堂子就有热水洗澡了。天气寒冷,离城镇不太远的人们,过年还是舍得花一毛钱洗一把“年澡”的。孩子们却为了省下5分钱的澡票,夹在人流中钻进去、溜出来,如果被发现就跑,还顽皮地说:“嘴没长毛,洗了就跑!”那澡堂子里是人等人、人挤人,每一个人进去,都想把身上积累的污垢清洗干净,加上肥皂水,不用两三个小时,那池子里的热水已经变成乳白色的了,气味当然也很重,上午必须换水重烧才行。妇女们洗年澡就更困难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市场出现了“澡帐”这种塑料薄膜制作的新产品,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在家里挂上澡帐,烧一澡盆热水,在里面洗一把干净卫生的年澡了。但有的人不懂科学道理,为了提高澡帐里温度,竟然在里面放一盆炭火,结果发生了悲剧。

过年最难、最大的准备就是置办年货。年货是全方位的,柴火、大米、糯米、面粉、菜油,做糖的材料、炒货的材料、油炸品的材料都要先备好。

孩子们的新衣裳、新鞋子、袜子也要提前准备,新餐具、新春联、新年画,炮竹和几炷大小香烛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迎客的烟酒、送礼的糕点都要准备。

做糖,是多数家庭最犯难的事。那时市场上买不到炒米糖、芝麻糖和花生糖之类糖食,而这些都是过年时传统必备的食品。做糖不仅需要糖稀、阴米(将糯米蒸熟先阴后晒干)、芝麻、花生等原料,还要有制作工具和加工技术。会做糖的师傅们,就会有很多亲朋好友排队求助帮忙。农村多数人家都会自己做糖,我家每年都是到农村请亲戚帮助做糖的,自己家要有人到场帮忙做下手,做好后拿回来,慢慢享用。

炒货是在做糖前的准备,做糖必须准备炒米。先将细砂在锅中烧至高温,再将适量阴米放入搅拌,待阴米泡起发白的时候,将米和砂子一起铲起用铁筛子去除砂子,炒米就做成了。炒米可以做炒米糖,也可做欢团、子糕,也可用汤水泡着吃。将炒米炒好后,再炒蚕豆、黄豆、豌豆、山芋干子、花生……有什么就炒什么。炒熟后一一分开存放,这些都是过年家人和招待客人的必备零食。

除夕前两三天的晚上,炸油锅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主要为年夜饭准备食材。首先是炸圆子,做圆子的材料成分由各家习惯口味确定,我家炸的圆子多数为藕圆子,也省钱。主要由藕泥、糯米饭加少量肉泥、大葱、各种佐料制作,油炸成型后互不粘连便于存放。炸好圆子再炸豆腐果子,还有孩子们爱吃的小炸。就是将面粉加水加糖精,制成直径约半厘米、长约8厘米的软面,下油锅一炸,既酥又香又甜,本地人叫它“豇豆筋”,也是过年享用、待客的好食品。

年夜饭,除了大饥荒的几年外,无论城乡,餐桌上的鸡鱼肉是必备的“大菜”,必须提前落实好。农村居民多数是自家养的鸡,生产队集体鱼塘分点鱼,不够就到市场去买点。村上有哪家杀年猪,大家都提前打招呼订购,如果订不到,就会有另一户人家杀年猪。每家每户,猪肉肯定是少不了的。

在那物资紧缺的年代,城镇居民很多商品不仅要凭票供应,购买也很困难。买猪肉,要凭“肉票”到食品公司(食品站)去买,要排队!买豆腐干子,要凭“豆腐票”到公家的水作店去买,要排队!买糕点要到食品厂门市部或固定门点去买,也要排队。特别是买肉、买豆腐干子,是要起大早排队的。如果队伍乱了,拥挤起来,想买就更困难了。街上人买鸡、买鱼比较方便,各种蔬菜也要提前买好备用。到这里,过年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了,除夕的日子也就到了。

除夕盛典

万事俱备,只等除夕盛典。说盛典,一点不为过,这是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共同欢度的节日活动。都大同小异地遵循同样的程序,贴春联,吃年夜饭,给孩子压岁钱……

为了除夕盛典,所有的人都早早起床,大人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孩子们激动得也睡不着觉。

一顿年夜饭,必须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杀鸡、宰鱼、择菜、清洗,必须限时做好。关于年夜饭的菜谱,各家各户不尽相同,由各家祖上传承的“规矩”确定,还要考虑经济条件、人数多少。条件好、人口多的家庭,桌上要凑个“十碗八碟”。一般人家,碗、盆、碟子凑到两位双数就算不错了。菜的花色品种搭配就要看各家“掌勺主厨”的技艺了,这点,我的母亲是位合格的“厨师”。每年的年夜饭都是母亲担任主厨,就是在饭店当过厨师的父亲也要“靠边站”,母亲总认为父亲做菜用的佐料多浪费钱,更重要的是母亲总是担心父亲做菜“不够卫生”。她总是不辞劳累,事必躬亲。几个“大菜”从上午就开始制作了。先将洗好的老母鸡、大块猪肉放在大铁锅里,加上水和少许盐慢慢煮成半熟,然后将鸡放到砂锅里继续慢炖。将半熟的猪肉取出准备红烧和炒菜使用。“卤髈”是唯一由父亲动手制作的拿手菜,也要从上午开始制作。中午时分,家里满屋子都充满着炖鸡、卤肉的香味,还有葱蒜等蔬菜的芳香,闻闻就饱了,那顿中餐就被忽略了,主要是锅灶不够用,有零食香香嘴,有肉汤、鸡汤泡点锅巴、炒米尝尝鲜,自然也就不饿了。

除夕盛典,首先是孩子们换上节日的“盛装”。成长中的孩子,每年的衣服和鞋袜都在“变小”,好动也让衣服鞋子折旧得更快。穿新衣新鞋,是孩子们开心的事。

最能烘托盛典气氛的当属贴春联、换年画,也是辞旧迎新最为明显的标志,这事一般都由我们这些孩子去做。揭去门面上被太阳晒得发白的旧春联,将门板洗擦干净,然后贴上红红的新春联。还有那不够光洁的墙上,一些旧年画已经残破、变色,也要揭下来,将新买的年画换上,马上就有焕然一新的感觉。那春联、那年画,不仅是让眼睛享受到了艳丽的新色彩,从我懂事开始,年画、春联那沁人心肺特殊的芳香,就永远烙在我脑海中储存着。每当闻到那股芳香,就是过年的气场。对于买年画、贴年画,我们家是有规矩的:年画要热闹喜庆的画面,画中要人气旺、娃娃多的,寓意来年全家欢乐祥和、喜事多多、人丁兴旺。

除夕盛典仪式感最强的就是年夜饭前的祭祖仪式。先端上鸡、鱼、肉、圆子等主菜,加上一些其他菜,八九碗就够了。“祖宗不喝汤,喝汤要人搀”,汤菜免上。在桌上按规定座位方向,放好6双筷子、6只酒杯并斟上酒,加两小碗倒扣过来的圆头饭,点燃两支蜡烛。然后,打开大门,点燃一炷香,让“祖宗”进门入席,先用餐。过了十几分钟,吹灭蜡烛、倒掉杯中酒,将两碗饭倒回锅里,然后放一挂长一点的炮竹,仪式结束。

随后我们的年夜饭才正式开始。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宴,更是一年中最难得的解馋机会。看着那五颜六色、香气扑鼻满桌子的佳肴,恨不得将桌上的那大鱼大肉吃他个精光才过瘾。

盛典年夜饭的菜谱是有讲究的,上什么菜是讲规矩的。具有吉祥意义的菜是不可缺少的,其他菜就根据各自条件确定。“看鱼”“圆子”和“子糕”等吉祥菜是必备的。

“看鱼”要用一斤左右的鲢鱼制作,寓意“年年有余”。是城镇和乡下所有家庭都必备的一道菜。看鱼要精心制作成红烧整鱼才好看。不能脱皮掉尾,更不能拦腰折断。它是年夜饭桌上的第一道菜,但不准动筷子,保持完整。从初一到十五,每次有客人吃饭,都要端上去“看一看”,如果菜多,一会儿就先撤下来。中间隔几天要加热一次,防止变质。

“圆子”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寓意“团团圆圆”。圆子有几种,一是将前几天油炸圆子,加点鸡汤蒸一碗凑数,动筷子的并不多。还可以做一盘“红烧小狮子头”或是一盘清蒸“珍珠圆子”,也可做一小盆“清汤肉圆子”。

“子糕”也是年夜饭一定要上的一道菜,寓意孩子们“步步高升”。做法很简单,五六个鸡蛋,加炒米、香葱、佐料搅拌好,用温火慢慢烘熟或放水中加热凝固,不可用旺火急烧。在我们家,蛋饺子是不能上年夜饭桌的,“饺”与“胡搅蛮缠”的“搅”、“狡辩”的“狡”字同音,忌讳!

“髈”,是大多数家庭必备的一道大菜。髈是用猪后腿肥瘦相当的大块肉制作,没有骨头,至少近两斤重的髈才能让一家人刹馋。我父亲制作的大髈特别好吃、解馋。揭开砂锅,剪开捆扎的稻草,红的髈皮盖在肥肉上,下边是厚实的瘦肉块。那红红的髈皮,都不知道有美容的效果,大多是“舍不得吃”留到了最后。那白白的肥肉,牙齿不好的父亲最爱吃,我们也跟着享用。厚厚瘦肉香喷喷的,吃起来更加爽口。不一会儿就吃饱了肚子,吃晕了头。为了年初“三天不开生”(初一至初三不用生米煮饭),母亲煮的一大锅饭,基本不动,是因为“年饱”。

一只清炖老母鸡,是高档菜的象征。一般的家庭都有准备,即使端上桌子,也很少问津,就成了正月来客桌上的“白斩鸡”了。将炖熟的老鸡斩成小块,烫熟的蒜苗或菠菜切碎,加上佐料,是正月来客下酒最好的凉拌菜,也是我的最爱。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蔬菜是少不了。“黄心菜烧豆腐”,也是一道必备菜,寓意“保一年平安”。由于菜中加了肉汤或鸡汤,味道好也很受欢迎。

后面的机动菜比较容易,以材料定数量,不是每年相同全做:红烧猪肉、红烧牛肉或切一盘卤牛脯、卤猪口条,一碗干丝、摊蛋皮丝或千张丝凉拌菠菜,松花蛋、红烧鱼或水漂鱼,一碗千张蒸腊肉、蒸香肠,一盘鲜鱼(大鱼大块状先用酱油腌会儿晾干,用油炸后存放,餐前切小块在锅里烩闷即食)。再炒个肉丝、肉片什么的……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也算是美味佳肴,已是人世间最好的美食了。

七口之家,只有父亲每月不足30块钱的工资收入,生活的艰难和困境是可以想象的。父亲看着孩子们可怜巴巴的样子和盯着菜肴的眼神,心里定是五味杂陈,心疼这些穷苦的孩子。总是慈祥地说:“桌上的菜,除‘看鱼’外,其他菜尽管吃,吃好咯、吃足咯。”我在想,过了今晚,明天就不会有这么多菜让我们动筷子了,就是紧吃又能吃多少啊。

能喝酒的,喝上几小杯8毛钱一斤的“山芋酒”,其他人喝一点几毛钱一瓶的“葡萄酒”。说是葡萄酒,实际就是香精、酒精加糖精勾兑的“三精水”,配上红色素,味道不错,甜而不醉人。

大快朵颐、胡吃海喝,尽情享用美食之后,父亲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也是我们最期盼的压岁钱。不管多少,每人二毛五毛,但一定是新纸钞,没流通过的,有一股特别香的气味。这是过年唯一的进账,下次又要等来年的除夕了。

晚餐后的“守岁”,实际上是坚守这年末岁尾最后的时刻,以清醒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这几个小时,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一家人围着火坛,烤着火,或打几把扑克牌,吃着平时吃不到的零食。快到午夜时,香喷喷、热乎乎的茶叶蛋端上了桌子,肚子正好开始饿了,吃上几个,又是一次解馋。直到迎接新年的炮竹声响起……

又开始期待下一年除夕盛典的到来……

伍先华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