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板子矶
2015-04-13 08:36:36
板子矶,又名“鹊起矶”,位于繁昌县荻港镇境内,与采石矶、燕子矶、城陵矶并称为长江四大名矶,另有“长江二十四矶之首”的美誉。
不久前,有朋友提议去板子矶。想来离上次去已相隔十多个年头了,便欣然答应。相约好的早上,朋友们分别从芜湖、繁昌县城向荻港集结。一连几天的阴雨,难得这天天气晴好,大家的心情也自然好了许多。上午十时许,人员到齐,在荻港朋友的带领下,我们登上已在长江边等候的一艘快艇,随着马达声响,快艇如离弦之剑,劈波斩浪,向板子矶进发。快艇两侧雪浪翻涌,几只江鸥追逐着快艇,在江面低回盘旋。放眼望去,宽阔的江面,平缓的水势,蜿蜒曲折的岸线,岸边芳草萋萋,菜花金黄,春意盎然;撒落在江面的货轮,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彰显着黄金水道的活力。不到十分钟时间,板子矶就到了。从江面看板子矶,壁崖陡峭嵯峨,矶上草木繁茂,仿佛是镶嵌在长江项链上的一颗绿色珍珠。下得快艇,开始登矶。十多年不见,板子矶已有较大变化。如果说板子矶原是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那么现在已是一块初具雏形的美玉了。原来登矶,攀援的是崎岖小道,现在已修z型阶梯直达矾顶,下山走在悬崖峭壁间新修的环山栈道,不走重复的路,既可仰视山景,也可环视长江风貌。登矶看的第一个景点便是仅存二层的宝塔。宝塔中间已裂缝,塔顶和裂缝间长满了杂树虬枝。塔上嵌有石碑,碑上刻有建塔的年月,但因石碑缺损,而无法查考。据资料载:此塔修建于明万历30年(1602),原为七级,高约9.6米,塔身呈六角形,塔中空,有砖砌石阶,可盘旋而上。塔有四门,六面三额。一题“砥柱大观”,一题“天峰耸秀”,一题“学海回澜”。矶上第二个景点算是鹊起庵了。此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经风雨洗礼,解放初年已破烂不堪,现经修缮,供上几尊菩萨,隔三差五,也有善男信女供奉些香火。矶上有一株银杏树,据考年龄在500岁以上,它像一位历史老人,沐浴夕阳朝露,经历风雨沧桑,日夜注视着滚滚东逝的长江,见证着世事兴衰,伸展着生命的枝桠,傲视着不老的苍穹。板子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战国时有“吴楚关锁”之称。据《繁昌在线》载:三国时期,曹操与孙权曾在此鏊兵;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在此据赭圻筑城;宋大将黄干曾在此抗拒金兵;明末四大总兵之一黄得功将军曾在此与清兵鏖战殉难。作为著名的古战场,其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4月20日夜,第3野战军第27军一部率先突破长江天堑,在繁昌登陆。199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中共繁昌县委、繁昌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纪念。矶上新建渡江战役纪念馆一座。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外景在此拍摄。矶上尚有几尊未安装好的白玉石观音雕像,(后经了解,是已装好又被拆除的)。我历来敬重佛祖,但观音雕像立于此山,确有主题堆砌重叠之嫌。尽管板子矶景区架构目前尚不尽人意,但仍不失为怀古思幽、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