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双胞之惑
2014-06-30 09:04:19
教了20多年的书,教过的学生上千名。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同名的现象,不在同一班级,尚无啥影响,若两同名学生分在同一班级,那就多少有点麻烦了。有一次,接手一个新班级,刚开学上课,我按讲台上的名单提问一位叫“李林”的同学,谁知,竟站起来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我感到惊讶,同学们也哄堂大笑。原来,那男生叫“李林”,那女生也叫“李琳”,虽然字不同,但音相同,叫起来自然一样。之后,每当再遇到提问他们时,我都要在姓名前冠以“男、女”来区分,分别叫“男李林”或“女李琳”,你看麻烦不?
姓名取两个字的,极易造成与他人重名。这不,本届所教学生中,我们班又有两个叫“胡强”的,好歹都是男生,我只好根据他们个子的高矮或身材的胖瘦,称之为“大胡强”、“小胡强”,可是,被唤为“小胡强”的不乐意了,课下,他调皮地跟我耍贫嘴,说:“老师,大胡强年龄比我还小1岁,应该叫他‘小胡强’,叫我‘大胡强’,这才合情合理呀。”我告诉他说,这大、小又不代表好坏,也不代表强弱,只是表明区别两人的一个符号。年龄的大小是内在的,谁能分得清?不光是我,估计其他老师和同学也会难以分辨吧,而身材的高矮胖瘦是一个人最明显的外在特征,重名者,带上特征区别称呼,是最简单最好使的办法,否则怎么办?他朝我笑笑,做了个鬼脸,转身从我身后溜了。
其实,同名学生还并不是太复杂,只要相互之间一熟悉或抓住特征,定能分清同名中谁是谁。最难分辨的学生中的双胞胎了,在我所教的这么多年里,曾遇上过两对双胞胎学生,一对是双胞胎兄弟,都在同一个班级,不仅长相几乎一模一样,而且穿着打扮也相同,尽管兄弟俩名字不同,但我时常总是认错人或叫错名,有时,不免也会弄出一些尴尬。然而,在没必要非分清不可的情况下,兄弟俩倒也悄悄地默认着那种将错就错。那年,我教初三毕业班,我们班一个叫孙海燕的女生,成绩非常好,当年考取了省示范高中。暑假过后,学校仍安排我继续教初三,第一天上课时,我扫视了一下全班的学生,突然发现上届的“孙海燕”又坐在教室里,我心里感到十分奇怪,她不是上高中了吗?怎么又来读初三?课下一打听才明白,原来她不是“孙海燕”,而是跟孙海燕同胞胎的妹妹“孙海霞”,呵呵,真是有趣。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