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五华山水多奇踪

2011-07-20 16:34:57

  晨光曦微,市声渐喧,我们已经出了小城。正值江南的初夏时节,四野里绿色绵延。清风拂面,有微微的凉,亦和着淡淡的沁人心脾的草味花香。十多个人,两辆车,不疾不徐,一路东南行。经峨山,过寒塘,笑谈之间,五华山已举目在望———是的,这就是我们此番行程的最终目的地了———位于本县平铺镇境内的“隐静禅林”风景区。

  仿若远离故土的游子经年之后重返家园,“近乡情更怯”似的,原本有些喧闹的车内,竟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早已被窗外的秀美景色所吸引。明代的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有言:苦恼世上,度不尽许多痴迷汉;嗜欲场中,唤不醒许多伶俐人。我们这些素爱舞文弄墨的人,却也是红尘俗客,日日忙碌于柴米油盐的琐碎凡庸,时时陷溺于七情六欲的繁复无常,恰如宋朝的大诗人梅尧臣在《游隐静山》一诗中所感慨的,“心在名山久,积岁未及游”,终是冷落了眼前的景,忽略了身边的美———其实,五华山一直就在这儿,在距我们咫尺之地默然地屹立;隐静寺也一直就在这儿,还有杯渡松、朗公橘、地藏王足印……这一片素有“江东第二禅林”之誉的奇景,不言,不语,美名却穿越了千百年的岁月风雨,传颂至今。

  我和文友们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鸟儿,扑啦啦从车门争先恐后地跃下。但当山腰那一片“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的青青修竹蓦然映入眼帘,我终是惊得半晌无语———天蓝,竹碧,风烟净,林若海,直觉可浣尽十年尘胃!那一瞬间,我多想,如竹林七贤般,从此箕踞散发,逍遥其间,月下弹琴复长啸,隐逸林中忘荣辱!然而,我辈尘缘难断,世虑难消,终是行动不如心动的蓬蒿人!念及此,不由一声长叹。

  林海之畔,即是闻名遐迩的隐静寺了。山寺虽无想象中的高大,却也飞阁流丹,巍峨壮观,殿宇森森,古意隐隐。据说,其为南朝神僧杯渡禅师所建,已历经1800多年的沧桑,虽多次被毁,但也多次重建,如今依然气势不凡,香客盈门。难怪诗仙李太白亦曾留恋于此,并题诗盛赞: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谁道“身边无美景”?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一切只因了我们是贪恋红尘却又常常自视清高的凡夫俗子罢了。我们的双眸,早已被纷扰的世风吹散了澄澈,不再晶亮如炬。

  步出隐静寺的大门,左拐,便踏上了一条千年古道。古道幽深,苍松引客。刚开始,坡度稍小。曲径两侧,满目的绿意中,竟漫生着大片大片的野草莓,千星万点,红艳诱人。我与文友们迫不及待地采而尝之,直觉甜中带酸,酸里裹甜,超乎想象的美味!抬眼望,碧峰崔嵬,浮岚滴翠。不远处,是依山而起的徽派建筑群,青瓦白墙,飞檐翘角,丽日蓝天下,静美若画图。那是芜湖五华山旅游实业有限公司为恢复、传承景区魅力而进行的前期开发性建设的成果。

  古道回还,渐行渐陡。其时,在五华山下长大的文友方明,热忱地做起了“免费”导游。她的职业本是教师,人美嘴甜,诗文功底深厚,又素以家乡山水为荣,所以,她是有问必答,不问自言,史料有依据,传说牵心肺,比职业导游还胜出三分。文朋诗友们时而会心笑,时而费思量,一路叹服。原来,我们脚下的路非比寻常,除杯渡禅师、地藏王菩萨、朗公、名尼等等佛教高僧外,还曾留下过李白、苏轼、张孝祥、范成大、吴芾、张佑等一代代名士雅客的巡游足迹!虽说历史的烟尘风流云散,但各朝各代的灿烂文化还是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一笔。我们不由心潮起伏,感叹连连。

  或因景区的开发与宣传尚处初始阶段,游客并不太多,不似六一居士在《醉翁亭记》里所写的琅琊山那般有着“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探山访水之人。然而,“神牛奋蹄、灵龟翘首”于路,怪石奇洞隐于林,泉流淙淙唱于涧,山水有情待知音,走马观花的我们反成了不请自来的狂客,扰乱了那一份独有的静谧和谐,念此赧然深愧。不多久,“观音庵”便矗立于眼前。此景最绝处,是庵堂后墙为碧霄峰的悬崖,神龛嵌崖壁,危处留圣迹。庵前古木荫日,树下石凳凉滑,想必即使在炎炎酷夏,品茗对弈于此,亦不会觉出丝毫的暑意吧。而庵堂左侧,便是盛名远播的“金鬣鱼泉”———潭水清洌,鱼乐无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鱼虽长约二寸,仅小拇指粗细,其背上却隐约可见马鬣似的花纹,且仅存活于此泉中,移而亡命,岂不怪哉!先贤悟道,有所谓“流水相忘游鱼,即此便是天机;太空不碍浮云,何处别有佛性?”斯言大妙。

  从观音岩拾级而上时,古路多险要,须躬身拄杖,缓慢攀行。我等虽年轻力壮,却也汗沁脊背,气息难匀。一路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待穿过一段竹影婆娑的小径,便到了地藏王正殿。因部分景观正在修葺、重建,我们只作了短暂逗留,但窥斑见豹,它的宏伟肃穆,它的气势浩然,以及地藏王“上穷碧落下黄泉”、“先主五华,后主九华”的佛法威名,还是给了我们以深深地强有力地震撼。大家敛笑,正衣,言语轻轻不敢多,甚至于忘了拍照留念。

  终于到了峰顶。放眼远眺,但见万木苍翠低如芥,群峰俏立簇似花。其时其地,其情其景,使人忧烦尽去伧俗弭,胸襟开阔心悠远。据文友方老师介绍,五华山,顾名思义,共有“碧霄”、“桂月”、“鸣磬”、“紫气”及“行道”五峰,曾被大画家萧云从绘为《五峰图》,传流日本,享誉异邦。刘禹锡诗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而我们的脚下,正是素有“览江坨”之称的碧霄峰。虽此“碧霄”非彼“碧霄”,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遗憾的是,纵然那一日天气晴好,可目力所极处,却是烟霞氤氲,尘蔼迷离,我们未能饱览20公里外江流宛转凝如白练的胜景,只能寄望于下一次了。

  时值晌午,我们一行人恋恋地转身,沿着来时路,缓步下山。同行的一位文化局的领导告诉我们:五华景区共有三条旅游线路,除我们今天所走的佛教历史文化古道,尚有森林旅游和生态探险两条线路。之于先贤圣哲,名士神僧,我们总是后来者,但就目前景区正在按着规划开发兴建而言,我们亦算是先行者了。行至山脚,我等终于忍不住再回首:“隐龙桥”,“五龙塔”,“仙人靠背”,“永乐太子墓”,“地藏王足印”……那一片片“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的雄劲修竹,那一处处还没有来得及探访的独特景观,那一个个悠远动人的或美丽或凄凉的传说……都在眼前呵,都在心间!我想,我一定会再来的!(阿 敬)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