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被署名的尴尬

2010-07-07 09:16:00

  业余爱好捣鼓点小文章,每每文章写成后,总要在文末署上自己的姓名,以便编辑的采用和汇寄稿费,这署名是自觉自愿、天经地义的事。可有时候,自己的名字被借用倒由不得自己,我就遇到过这么两回。

  不久前,一文友给我发来短信说,你老兄真不错呀,什么时候又学会了维修家电啦。说得我一头雾水,我赶忙回复问他啥意思,原来文友看到了当天本市晚报上,有一篇《家用电器的保养与维修》的文章,署的作者就是我的名字。我愈加纳闷与迷糊,我根本就不懂家电维修,也压根儿没写这样的文章呢。

  等第二天找来晚报亲自一看,果然如此,本想打电话去报社问个明白,并澄清事实,然而,在看过本版报头编辑姓名之后,我忽然有所领悟,此编辑去年曾在他主持的另一个版面上,发过我的一篇文章,半年多都不见稿费单,私下打听在该版发过文章的文友,也说没收到稿费。根据常在本市晚报各版发稿情况来看,稿费最多不超过两个月时间,因此,我就给那编辑陆续发了两封查询稿费的电子邮件。其中“奥妙”我不清楚,不过,我估计那编辑看我挺认真,又是本市区的作者,可能是不好回避吧,于是,不知从哪儿转摘或下载了这篇实用知识类的文章,就署上我的姓名,猜想他这么做也许是为了补开稿费单,果然,一周后,我就收到了那篇迟迟未到的稿费。唉!我被莫名其妙署名了,自己却浑然不知,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我在抄袭哩。

  更雷人的还是十四年前的那次。一天,邮递员突然送来了一张包裹单,叫我去邮局取书,说我邮寄来了两捆书,足有几百本。我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谁给我寄书?还寄这么多书,肯定是搞错了。但不管如何,还是先把书取出来再说,领回后打开包装纸,才知道全是《初中语文学习手册》,随手拿起一本翻了翻,竟然发现自己的名字被印在扉页的编委中。

  惭愧呀!我有何才能担当编委职务?这出版社又是怎么知道我的姓名与地址的呢?翌日,即收到了那家外省出版社的信涵,告知担任编委职务的,要求销书400册以上,我立即就打电话到此出版社,准备责问他们的无理与非法,谁知,接电话的是位女同志,说我经常给他们杂志社投稿,文章很有水平和见地,他们早把我的个人资料存储在他们电脑资料库中,高帽子左一顶右一顶不停地往我头上戴,想责问已没有了脾气,那些手册呢,本打算置之不理,反正我也没花一分钱,谁让你出版社寄过来的呀?后来,看在多年投稿交往的情分上,好歹那手册确有实用价值,且价格也不贵,仅3块钱一本,找了周边几个当教师的老同学帮忙给解决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向帮忙的老同学说明了原委,那书上编委里的我是被署名的,我是断然不敢亵渎“编委”职务的哦。

稿件来源: 凡 星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