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雨
2010-04-07 09:34:17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未到,这雨却是先到了。春天的雨是诱人的,轻轻地,濛濛地,极其的绵柔,一副水灵灵睁不开眼睛的样子,直教人也变得慵懒起来。
江南的春雨历来是诗人所偏爱的,《千家诗》选编里写春的诗篇一多半都写到了春雨,可见她是多么的惹人爱怜。她染出春的颜色,“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她衬出春的娇媚态势,“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她动的时候,“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她安静下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她看见农人劳作,“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幂幂”,她想起卖花姑娘,“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烟雨的江南就这么披着曼妙的轻纱,点缀上红杏花、绿杨柳,款款走来,若是再得三五知己、佳人邀约,吴酒一杯,庭花一曲,便更是叫人醉得分不清了,说不尽的江南,说不尽的江南春雨……到底是江南的雨生动了诗人缠绵的情怀?还是诗人多情的牵挂惹来了小巷深处飘也飘不完的雨丝?这春雨和江南,真是绝配。
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雨天不易外出,便有了充分偷懒的理由,而春天的雨清丽活泼,有着一种滋润的态势,自然又是读书再好不过的背景,张潮实在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春雨宜读书,尤其适合读笔记散文,《随园诗话》、《容斋随笔》、《浮生六记》都是极适宜的。倘若不想读书或是累了,单单是靠在沙发或藤椅上,捧一杯清茶,任思绪乱飞,也是堪比神仙的日子了。此时这春雨,是最通人性的,缓急相宜,错落有致,且听且行,从南朝的佛音走进汉唐的风韵,一转身,花坞柳堤下还藏着一个娇羞的宋。
若断若续的春雨也并不总是叫人快乐的,清明的雨有时总是无端的让人生出些许悲伤。市场上商贩们开始出售纸钱、阴钞和元宝,舅舅也于前日从广州赶了回来,姨妈打来电话盘算着时间,是清明到了。我亲爱的外公,天的那边是否也飘起了思念的春雨?栀子花也快开了吧?那个怒喝长板桥的故事今夜你说给谁听?那些用香烟盒里面的锡箔纸折出的乌篷船没被打湿了吧?院子里的栀子花雪白雪白的,多么耀眼,弥漫了整个童年……我们每个人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哭声,只不过一个快乐,一个悲伤,就像这梦幻迷离的江南春雨,过了数月,也敌不过流水落花春去。人难留,心难依。拥有时当珍惜再珍惜,莫待逝去的时候空怀思绪,叫那燕子都看了笑话。
又近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李凌静 转自《繁昌论坛》)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