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新四军三支队驻守繁昌的历史作用

2011-01-11 09:49:29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抗日形成政治共识,国民党当局终于答应将留守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新四军。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东南分局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组建军部机关。东南分局随即指示闽赣省委,将闽赣边苏区和闽东苏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

  三支队下设五、六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五团由闽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组成,六团由闽东的红军游击队组成。1938年1月,三支队在江西铅山县石塘镇进行了整编,集中在此的有2000多名抗日战士。五团有1000多人,下设3个营。全团有重机枪3挺,迫击炮2门,轻机枪10多挺,机关枪3支,驳壳枪90多支,步枪700多支,还有自己锻造的大刀和梭镖。六团也有3个营,一、二营在1938年夏赴苏南随第一支队活动,只有三营留下,约300余人。特务营约200来人。1938年3月,三支队抵达岩寺,接受军部统一整训。此时,三支队司令员由军部参谋长张云逸兼任,谭震林任副司令员,主持三支队的全盘工作。1939年春,从苏南调来一支队一团和二支队三团,也归三支队指挥,一团在泾、青、南等地活动,三团在铜、南、芜等地活动。

  1938年5月,三支队奉命北上。12月,进驻铜繁抗日前线,同国民党五十二师、一四四师一起,担负屏障皖南的作战任务。当时整体布署是:三支队居前,五十二师、一四四师居两侧靠后,三支队被夹在国民党两军之间。这里地处日伪大本营附近,北有大江阻隔,南无防区,国民党军在后面监视着,阴谋借日军之手来消灭三支队,并在经济和军备上千方百计地设卡。三支队处于十分困难危险的境地。

  三支队以抗日大局为重,勇敢地担负起抗击日寇、保卫皖南的重任,在铜南繁地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抗击日寇、屏障皖南

  从1938年12月至1941年初,三支队驻守铜繁的25个月时间内,大小战斗共有200余次,毙、伤日军约2000余人。重要且规模较大的有:中分村战斗、五次繁昌保卫战、皖南第一次、第二次反“扫荡”。

  中分村战斗发生在1938年12月26日。敌伪200多人趁三支队刚刚进驻铜繁立足未稳之时攻打中分村。三支队占领岭头有利地势,打退了敌人,迫使敌伪军退至青山嘴,后向三山败退。三支队趁势收复了被日伪军占领的繁昌县城。

  五次繁昌保卫战分别发生在1939年的1月10日、2月5日、5月17至22日、12月21至22日。这5次战斗,其特点是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敌军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战况一次比一次惨烈,政治影响也一次比一次重大。最突出的是第四次“血战繁昌”,日军先后调集2000余兵力,另加大批步炮兵,历时20天,向我军3次发起大规模进攻。三支队在峨山头、赤沙滩、塘口坝、铁门闩等地与日军展开了残酷激烈的战斗。史称“峨山头博斗”、“塘口坝血战”更是打得悲壮惨烈,也打出了新四军的威望。三支队将士用自己的一腔热血,硬是从日军手中夺回了繁昌城,抒写了新四军皖南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其政治影响播及全国。

  皖南第一次反“扫荡”发生在1940年4月。日军调集三万余兵力,分三路“扫荡皖南”。三支队五团在繁昌城以南和以西地区,阻击、袭扰、迟滞敌人进攻,经何家湾、父子岭、繁昌城周围等地的激战,敌军被迫于5月3日撤退。

  皖南第二次反“扫荡”发生在1940年10月4日。日军又纠集万余兵力,再次分两路大举“扫荡皖南”。一路一部分由铜陵方向深入,一部分通过麻桥、南陵、三里店,在左坑、汀潭与新四军一团展开激烈战斗;另一路与五团在繁昌、铜陵一带展开血战。经过几天战斗,敌军伤亡较大,后向铜陵逃走。

  除军事战斗外,三支队还担负军部与江北游击纵队的交通任务,经常组织船只运输军用物资,接送干部。江南江北干部学习、调动的护送,军部首长的过江保卫,都是三支队承担完成的。三支队将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住了皖南门户繁昌,粉碎了日军企图维护其长江交通进犯徽屯的罪恶阴谋。

  二、帮助地方创建党组织

  三支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三支队一到繁昌,就把帮助地方创建党组织作为重要工作。谭震林立即约见中共铜陵中心区委书记张伟烈,代表三支队党委宣布成立中共铜南繁中心县委,暂时归三支队党委领导。辖区为铜繁两县和南陵南四区。同时,三支队一面派出民运工作队员和军事干部,在驻地及其周围做地方群众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一面举办“抗日救亡训练班”,培养地方干部,物色建党对象。繁昌建党工作首先在靠近三支队司令部驻地(南四区沙滩脚)的敌前西南山区并沿东南漳河一线,即在国统区内繁一区、繁二区秘密展开。敌后地区也有少数知识青年参加“培训班”学习后被接收入党。

  铜南繁中心县委领导时期,繁昌就成立了敌前的繁三区委和敌后的繁二区委。未建区委的区,县委直接领导中心支部或支部。1939年4月,皖南特委撤销铜南繁中心县委,分别成立繁昌县委和铜陵县委。繁昌县委辖繁昌全境和南陵南四区。县委机关随三支队司令部驻地变动而变动,先后设在繁昌中分村和南四区的新村何。1939年底,繁昌县委下辖繁一区、繁二区、繁三区的新林、平沟、紫岚、小淮、丰湖地区,南四区,共5个区委、7个中心支部、43个支部,973名党员。到1940年底,繁昌党组织发展到下辖5个区委,11个中心支部,258个支部,1211名党员。党组织的发展壮大,确保了我党我军在抗日游击根据地内各项政治任务的完成,为繁昌成为“革命老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领导基础。

  三、建立地方抗日武装

  三支队在帮助地方建党的同时,还积极主动组织和武装群众,收编地方武装,组建游击队。

  骆云山原是国民党繁二区区队里的班长,该地区沦陷后,他带领部下,打着抗日旗号,在大、小磕山和保大圩一带打资敌。1939年初,三支队派刘全等人在保大圩开展活动,与骆云山联系,收编了他的武装,组建了一支受三支队和县委领导的游击队,活动在红花山、马坝一带。不久,这支队伍发展到60余人,1940年6月编入“长江游击队”二连。

  1939年秋,三支队五团协同繁昌县委成立了“繁昌县猎户队总部”,按总队序列,区建大队、乡建中队、保建分队。发展到1940年,全县猎户队员1200多人。猎户队在县委军事部和总队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站岗放哨、搞情报、做保卫、锄奸除特、截取敌人物资、配合部队作战等。

  同年秋,县委组织部长苏拓夫深入敌后大、小洲,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到1940年,这支队伍发展到50余人。9月编入一支队一团。1939年秋,苏拓夫还组建了沿江游击队,始建时只有一、二十人,在长江上打资敌,为部队扩兵。到1940年,发展到30多人,编入三支队民运科组织的另一支游击队中。

  1940年6月,三支队五团一营副营长刘全又组建了“长江游击队”,属三支队和县委军事部双重领导,下辖2个连,共百余人,主要活动在大洲、高安、旧县、马坝一带,开展扩兵、锄奸、筹集钱物。1940年9月,也编入了一支队一团。

  1939年春,铜繁边界有一支“沙洲游击大队”。三支队派人去做工作,这支队伍归三支队领导,改番号“铜繁芜游击独立第一大队”。在三支队的帮助下,这支队伍不仅控制了沙洲这块长江南北交通的“跳板”,而且还先后支援了上百名战士到三支队,壮大主力。不久,这支队伍和郎坑游击队各一部共500多人,经过整训,在1939年秋编入了三支队。

  三支队驻繁期间,地方革命武装迅速发展壮大,输送到正规军队的兵力至少有一个团,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合格的兵力。这些都是在国民党三战区的严格限制和压迫下,通过斗争才得以实现的。

  四、帮助建立各级群众抗日团体

  “党群一体、军民一家”,是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法宝。三支队牢记党的教导,一到繁昌,就把发动群众当作头等大事,民运工作队、战地服务团整天活动在民众之中,宣传全民抗战。在三支队和繁昌地方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县的群众抗日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形成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全民抗战的大好形势。

  三支队驻繁期间,繁昌建立的抗日群众团体主要的有:各级农民抗敌协会,会员参加担架队、瞭望哨、递步哨,为新四军运送粮食和军用物资,传递文件、架桥筑路等等;各级妇女抗敌协会,会员为战士缝补浆洗、做军鞋、募集抗日款,收集废旧钢铁(制造兵器)、动员亲属参军等等;各级青年抗敌协会,会员宣传抗日思想、张贴抗战捷报、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商民协会,会员平时筹备牲猪、白酒、糕点、日用品,赠给三支队;工人抗敌协会,会员战时抬担架、平时修桥筑路、捐钱捐物支援部队;儿童团递步哨遍及每一个村落。

  正是由于有这么多县、区、乡、保四级群众抗日团体,有了如此可爱的民众支持,所以三支队将士在战场上同日寇的搏杀才越战越勇。即使是在“血战繁昌”的战役中,繁昌人民上至70多岁老奶奶、下至7、8岁的小姑娘,都冒着炮火送饭送水,慰劳战士,令战士们十分感动。三支队官兵以自己的光辉行动,赢得了繁昌人民的大力支援,无愧于“人民子弟兵”和“皖南抗日前线主力军”的光荣称号。

  五、建立铜南繁各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支队非常重视统战工作。谭震林特别重视对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他刚到繁昌,就将逃亡的国民党繁昌县政府迁到赤沙八分村常驻办公。他做通了铜陵的陈春圃(曾任北伐军旅长)的思想工作,并通过陈的介绍,不少青年参加了三支队举办的抗日救亡训练班,其中大多数人后来都成为地方上的抗日救亡运动骨干。

  1939年3月,正值春耕生产。三支队了解民情,帮助农民克服口粮、肥料、石膏、耕种、借贷等困难,发展粮食、丹皮、沙参的生产,切实解决药商的欺诈压价和销路问题,并根据可能的条件,逐步推开“二五”减租减息。

  1939年4月1日,三支队在铜陵大屋基方村主持召开铜南繁三县各界代表座谈会。三县县长、县区动委会委员、区长、所有联保主任共130余人参加会议,共商团结抗日大计。5月4日,三支队召开“五四”纪念大会,并请国民党繁昌县县长张孟陶、县党部书记洪添铭任主席团成员。张孟陶在《报告》中说:“我能在沦陷一半的繁昌主政,主要是靠新四军的支持和帮助。”国民党的失意分子陈少川,范冲的大地主、县联保主任谢葆轩,都是地方名士,名望很高,都在三支队的教育下转变政治立场,倾向共产党。谢葆轩真诚地说:“假如全国的军队都像新四军,则抗战必胜无疑!”三支队官兵的真诚合作,感动了无数仁人志士。

  正是由于三支队的统战工作全面、扎实、深入民心,所以在每次战斗中,繁昌各界都在全力支援新四军。国民党繁昌县长、科长、秘书,县党部书记,动委会主任,都曾奔赴战场,为抗战服务。但由于国民党三战区的反共顽固派不断制造磨擦,挑起反共事端。而新四军政委项英又严守“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繁昌上层的统战工作越来越步履维艰。皖南事变中,三支队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部分突围人员过江后编在新四军七师五十六团一营,继续投身于抗日反顽的洪流之中。

  六、为新四军重返皖南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支队驻繁期间,英勇抗战,爱护百姓,团结友军,扩大抗日武装,与人民群众亲如一家,繁昌人民发自肺腑,尊敬、爱护、支援三支队将士,真正认识到共产党、新四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而国民党才是假抗日、真反共、欺压剥削人民的民族罪人。所以,在皖南事变中,繁昌人民不顾身家性命地掩护新四军突围人员,给他们送衣送饭、治伤治病、护送过江,保留住这些宝贵的革命种子、中华民族的精英,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弦的人间真情故事。

  为了恢复皖南抗日游击根据地,皖中党委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组织皖南事变中的失散人员重返皖南,在芜繁铜一带打游击,扩大武装,逐步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民主政权。1941年3月,由杨采衡、刘全等人率领的一、三中队和二大队的一个中队率先从无为过江到繁昌,第二天他们就在小洲的小龙塘与日寇打了一仗,全歼日寇20人,大、小洲人民欢欣鼓舞:“新四军又回来了!”之后,在繁昌人民的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下,经过5个月的斗争,继苏拓夫、金涛开辟的大小洲游击根据地之后,以红花山为中心,南北10余里、东西30余里范围的繁昌第二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又开创出来。随后,第三块以五华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也开创出来。

  在铜繁行政办事处的领导下,繁昌区乡政权建设由敌后中心区向四周逐渐展开。1941年10月,繁二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随着区乡政权的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逐渐扩大,革命形势整体好转。到1945年4月,皖南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繁昌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这个政权又成为1949年5月成立的繁昌县人民政府的雏形。这里面也凝聚着三支队开创的铜南繁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份功劳。(方基权)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