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窑:千年窑火 青白流韵

2024-06-11 11:15:22

  在长江南岸的繁昌,散布着多处古代窑址,统称“繁昌窑”。近年来,繁昌坚持考古发掘、保护管理、传承利用三位一体,让千年窑火复烧,青白瓷韵流转不绝。

微信图片_20240611102436.png

  在孙村镇,文物爱好者孙玉华开办了一家古陶瓷博物馆。在所有藏品中,这件千年前繁昌窑点彩粉盒的制造工艺水平最令他赞叹不已。

  多年关注繁昌窑的繁昌区玉华古陶瓷博物馆馆长孙玉华最近又干成了一件令自己倍感骄傲的事,在区文物保护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带领团队成功复烧出一批繁昌窑青白瓷作品,并在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上,精彩亮相“这个作品叫荷花托盏,是一种酒具或者是茶具,它的颜色,白里泛青,类玉似冰,特别符合宋朝时期文人的审美需求。”孙玉华说。

微信图片_20240611102425.png

  真正繁昌窑生产的青白瓷荷花托盏,正在区博物馆“繁昌窑展出单元”的中心位置展示,堪称镇馆之宝。

  区文保中心主任汪发志介绍说:“它的这个造型总体就是很规整,胎壁很薄,纹饰很精美,器型跟纹饰结合在一起,感觉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它是繁昌窑第一期代表性的,工艺和价值都极高的一件繁昌窑瓷器,也在早年就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微信图片_20240611102439.png

  烧制瓷器的原料采用瓷石与高岭土,调整瓷器原料中“铝”的含量,使器型更加规整,且不易变形。以往人们认为,青白瓷的这种“二元配方”最早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但此次确定繁昌窑在创烧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了瓷石加高岭土,就从这个角度来讲,青白瓷使用这个工艺比景德镇要早几百年。

  初夏的清风拂过树梢,在繁昌南郊的这个山岗,红色的大棚下静静地躺卧着一座千年古窑的遗址,这里就是繁昌窑柯冲窑址。包括这个遗址在内,从2013年到202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繁昌开展持续系统大规模发掘,完成发掘面积3030平方米,揭露出龙窑、作坊、墓葬等大量重要遗迹,出土青白瓷碗、盏、碟、盘等大量瓷器。考古研究发现,繁昌窑的创烧年代为唐末五代时期,繁荣于北宋早中期,北宋晚期衰落。

微信图片_20240611102420.png

  长江之水浩浩汤汤,浸润着高岭瓷土,承载着青白瓷器,推动中国瓷文化走向世界。研究发现,繁昌窑瓷器曾大规模参与过海上对外贸易。

  “印坦沉船和井里汶沉船,这两条沉船里边出的繁昌窑瓷器是非常多的,所以当时应该在东南亚地区是非常受欢迎的。也就是说在10世纪,当北方白瓷出口受阻的时候,位于长江边上的繁昌窑就成为最重要的外销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告诉记者。

  1954年,繁昌窑遗址首次被发现,2001年,繁昌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续多年的考古发掘为保护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我区规划以繁昌窑遗址为核心,以瓷文化展示为轴,打造瓷窑遗址文化博物馆与体验相结合的大型遗址公园,成为展示繁昌窑文化新景点。同时设古窑文化区,并注重原汁原味保留遗址风貌风格、文化肌理,传承好千年陶瓷文脉。而繁昌窑瓷器复烧成功,也为活化利用繁昌窑青白瓷文化开启了新篇章。

  “传承与活化繁昌窑的千年瓷文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下一步,我们会把繁昌窑的饶玉之美跟现代元素相结合,创烧出精美的繁昌窑文创产品。”孙玉华如是说(全媒体记者 王鑫)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