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全域旅游

2020-04-04 23:53:43

  去年以来,繁昌县进一步调动积极因素,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目前,该县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实现了翻番增长,旅游产业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2018年前11个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约2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该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季学习教育和“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建立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和文明旅游工作;健全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去年,该县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网络设施为基础,与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培训、科技讲座等活动。将“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免费开放”等农村文化专项补助民生工程与农村文化活动室相结合,将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与工、青、妇和老年大学、业余党校工作相结合,齐头并进,共同发力,释放最大的综合效益。2018年,全县开展农村文艺演出活动142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852场,农村体育活动71场,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配送图书4331册。现如今,每当黄昏时分,被大家称为“没有围墙的剧院”的文化广场格外热闹,伴着优美的舞曲响起,文艺爱好者及普通群众翩翩起舞,城乡舞台已成为群众放松身心、追求健康、享受生活的好去处。推进县博物馆新馆展陈、繁昌窑遗址保护展示、“人字洞”遗址保护科普展示等工程建设,申报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去年10月,由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繁昌县政府主办的人字洞与早期人类演化、环境背景暨人字洞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该县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字洞遗址及其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发展文旅产业,突出文物基础建设,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全面营造浓厚的文物事业氛围。去年,该县还做好繁昌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申报工作。健全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做优做强。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深度挖掘人字洞远古文化、皖南土墩墓群春秋文化、繁昌窑青白瓷文化、繁昌保卫战及渡江战役红色文化、繁昌民歌等民俗文化,加快构建全景化、全覆盖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落实“五个一批”建设工程,推进“江南慢谷”省级旅游度假区、五华山旅游景区、孙村服装时尚小镇、县经开区青梅小镇等建设,支持“马仁奇峰”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该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依托孙村镇、平铺镇、荻港镇青山绿水优质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打造了中分、新牌、长寺乡村旅游民宿聚集区。该县加强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的开发、包装、营销,在同福碗粥、溜溜果园等旅游产品企业的带动引领下,涌现出更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化创意企业研发生产的特色旅游商品。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举办祈福文化节、民俗文化节、果蔬采摘节等节庆活动,举办登山、半程马拉松、自行车骑行体育赛事,加强与在线旅游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合作,营造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氛围。

  全媒体记者 全冰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