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民生工程建设实现提质增效
2019-07-05 15:23:18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民生工程是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支点。今年以来,繁昌县各级、各牵头部门层层落实责任,足额安排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协调推进,民生工程资金补助类项目稳步推进,工程建设类项目总体进展平稳。今年1-5月全县民生工程共有28个项目38个指标,其中7个已完成全年任务指标。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民生工程城乡低保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简化低保审核审批流程,繁昌县自今年开始全面推行农村低保申请网上审核审批,实现“互联网+农村低保”信息化管理。农村低保申请人只需提供申请报告、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签订以及相关困难材料就可以到村(居)委会进行申请。农村低保救助网上无纸化审批既方便困难群众,又有效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了工作时间,确保档案材料没有遗失的风险。同时,打造立体救助网。通过网上对农村低保审核审批平台,结合芜湖惠民直达网、安徽省家庭经济核对平台,城乡医疗救助网、政务服务网等网络平台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完整的大数据监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低保申请共有287名困难对象通过网上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在线申请、申核、审批办理,发放救助资金82.65万元。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民生工程是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其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进一步缓解大病患者就医压力,让大病患者不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该县通过“一降两增”方式,提升大病患者待遇水平,保障大病保险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该县自今年7月1日起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由原来的2万元下调至1.5万元,预计全年该县因此项政策将新增500余人次,享受300余万元大病补偿,进一步扩大了大病保险民生工程的受益范围。将大病保险政策内支付比例提升5个百分点至60%,最高支付比例达到60%,省内就医封顶提升至30万元,预计全年该县将因此项政策增加100余万元的待遇补偿,提高了大病保险民生工程的待遇水平。通过政策调整,建立大病保险“负面清单”目录,进一步缩小大病保险不合规费用范畴,重点将群众关注点高的“抗癌药”、大型检查及高质医用材料费用纳入大病保险合规费用范围,进一步缓解大病、重病患者的就医负担,让大病保险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该县精准施策,力推农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县81户危房户已全部确认开工。在实施今年农村危房改造中,各镇村充分利用春节契机,开展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贫困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对象的摸排调查登记工作,以户主、家庭人口、困难类型、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危房等级等要素指标,进行全面详细调查和了解,掌握准确危改资料,以备一户一档信息化录入。依据摸排工作的情况,将全县81户危房户全部分解落实到各镇及县经开区,分别是繁阳镇7户、荻港镇12户、孙村镇34户、平铺镇6户、新港镇7户、峨山镇20户、经开区2户。5月中旬,组织各镇分管领导、建设办负责人和镇、村经办人员以及各村能工巧匠,参加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培训,确保危改质量和推动进度。同时通过政府网站、发放宣传单及上门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确申请条件、资金用途、改造标准和建设时限等实施政策和建设标准。坚持经济适用和传统习俗并重的原则,按危改户家庭经济承受力和居住房屋实际情况,从无障碍、安全性、整洁性等方面出发,帮助申请户制订“一户一策”改造方案,确定改造项目内容。同时为确保危改工作进度,对部分自筹资金缺乏、等靠要思想严重及父母子女分离居住等多种问题的危改户,联系民政、计生等相关部门,进行精准帮扶。
为保障全县民生工程进展顺利,繁昌县适时召开全县民生工程调度会议。该县要求,全心全意抓基础,扎实做好民生工程相关基础工作,要认真梳理项目数据库,并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切实提高社情民意调查水平;千方百计抓进度,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各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确保民生工程项目各项指标半年进度不落后全市平均进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提前完成;做好对接工作,实时动态了解县在市进度情况,对上要主动与市直部门对接沟通,对下要与乡镇多对接,加强业务指导和进度调度。全媒体记者全冰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