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县推进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医

2017-04-17 08:40:37

  近年来,繁昌县积极探索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以实现群众看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为目标,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完善机制,探索建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是以创新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整合县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实行区域集团化经营管理、建立分工合作机制、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对县域医联体实行按参保人头总额预算支付等为手段的一项综合改革。繁昌县建立了2个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其中县医院牵头繁阳镇、荻港镇、孙村镇内基层医疗机构成立一个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辖区人口140805人;县中医院牵头平铺镇、峨山镇、新港镇及县经济开发区内基层医疗机构成立一个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辖区人口88500人。县卫计委制定了《繁昌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繁昌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将医保资金作为医院运行成本。按照工作成绩,将结余资金分配给医共体内县镇村各级单位,以激励工作开展。

  方便群众,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乡村医生为主体,基层医疗机构抽取临床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组建签约服务团队,与辖区群众签订有偿服务契约,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健康管理、预防接种等有偿服务。依托卫生计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对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实行实时监控,及时接收、解决签约医生在签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大签约服务宣传力度,制定《繁昌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多形式宣传签约服务工作。通过系统监测签约服务完成情况,将签约率、完成率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基层医疗机构年度绩效考核,兑现奖惩。

  提升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该县制定《繁昌县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对县级综合卫生信息平台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改造,并与省、市级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通过降低起付线和提高报销比例降低群众就医负担,吸引患者留在基层就诊。应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减少患者转诊程序,转诊病人的信息上下级共享,转诊接诊无缝对接,真正让群众受益。

  自实施分级诊疗改革工作以来,全县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所下降,县级医院实际补偿比同比上升6%;服务承载能力有所上升,2016年县级住院12298人次,同比增长5.9%;基层医疗机构住院4673人次,同比增长103%。签约服务方面,全县累计签订有偿服务40543人,占总人群的15.2%。郑协卫 樊报仁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