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县水利冬修掀起热潮

2017-01-09 08:42:11

  繁昌县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早动工,扎实推进,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2016年汛期,繁昌县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以来的特大洪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抗洪抢险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在此次洪涝灾害中,也暴露出水利建设中的短板,特别是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排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为此,推进灾后水利设施修复和薄弱环节的建设性治理迫在眉睫。该县把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和水毁修复项目作为当下水利兴修工作的重点。

  2016年,繁昌县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计划任务为更新改造小型泵站400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闸5座、扩挖塘坝250口、整治河沟30条、改造灌区末级渠系1.5万亩。在县水务局、财政局、审计局、公管局、市代理分中心于10月18日共同达成启用市水务局工程项目库进行招标的前提下,各镇于10月底完成全部项目批复,除孙村镇通过公开招标形式于11月8日确定施工单位,11月10日进场施工外,其余各镇均于10月底通过摇号抽取项目施工单位并于11月初全部进场施工。截至12月18日,该县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任务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草皮护坡、标牌标识、放水涵、洗衣铺等附属工程的配套施工。

  为积极推进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达到“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目标,按照上级要求,该县及时明确了各镇今年必须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建后管护工作的任务,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对各镇年度考核目标。目前各镇均已制定了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小型水利工程(堤防、水闸、泵站、水库及产权明晰的当家塘口)全部颁发了“两证一书”,共颁发所有权证850份、使用权证1340份,管护责任书1340份。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补助。

  该县在认真总结经验、分析查找问题、紧扣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根据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按照“先应急、后长远”的要求,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灾后水利水毁修复和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在争取上级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计划每年筹集1亿元资金,力争用2-3年时间巩固完善此项工作。一是加大中小河流治理。以中小河流治理为主线,实施城区、工业园区及万亩圩口的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漳河马仁段、郑渡段、郭仁段险段的达标建设,沿河堤防全面毒土灌浆;以庆大圩除险为重点,实施庆大圩堤防南埂段1.5公里险段的达标建设,圩堤8.6公里毒土灌浆;峨山凤形圈圩出险段实施塌方挖除加培恢复工程。二是加强城市防洪建设。全面建设“县城市防洪攻坚工程”,实施西门河左右岸堤防达标工程建设、金峨市场段防洪墙改造工程建设、华阳小区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西门河上游河道整治、西门桥拆除扩建、纬五路桥建设、龙亭路泵站扩容改造、迎春路龙亭路积水疏通等工程;加快推进峨山联圩蓄洪区移民搬迁和安全建设,完善蓄洪区安全转移道路、涵闸建设,理顺蓄洪区运行管理。力争用3年时间补齐县城市防洪“短板”,使县城防洪能力达到30-50年一遇标准。三是提升排涝能力。以上渡口、天保等泵站改扩建为重点,辅以移动排涝设备为补充,实施塘坝扩挖、水系整治、河沟清淤、涵闸、斗门配套建筑物改建,加快重要圩口小(1)型泵站更新改造及配套工程建设。四是强化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一方面以三元山河、范冲主沟治理工作为重点,科学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治理区,加大重点撇洪山洪沟治理力度,提升人口密集区和城镇防洪能力,使集镇及中心村主要河段防洪能力达到10-20年一遇标准;另一方面突出预警监测、防洪预案和防汛应急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镇、村基层防汛能力建设。对26座在册水库实现安全监测,对上蒋、陡山等6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新建上坝道路、堤顶道路及更换启闭机等。同时,规范防汛机构设置,建立健全县、镇监测预警平台,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体系,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五是面上小型水利工程的水毁修复。今年汛期,该县成功抵御洪水侵袭,但过程中造成300多处小型水利工程的损毁。对此,该县及时主动作为,不等不靠,通过镇、村自筹资金,在汛后及时进行了修复,并于10月底全面完成。

  全冰章顺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