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得坚船好远航
2016-11-28 08:38:19
芜湖市华阳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兼并本土10家服装企业,抱团取暖锻造行业“巨头”;繁昌县金贸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牵手”我国工业制动器行业龙头企业江西华伍公司,靠大联强实现“逆市飘红”;全部关停境内小水泥,腾笼换鸟培育行业“小巨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繁昌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风生水起,边破边立打造传统优势企业坚船,在发展县域经济远航中奋力前行。
近年来,繁昌县按照“强化领导、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分类推进”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水泥建材、轻纺服装、机械铸造、大健康等行业兼并重组,推动传统主导产业加速转型、重塑优势、提质增效。2013年以来,全县成功实施企业兼并重组项目69个,开展跨国并购项目1个,引进上市公司7家、国内行业优势企业12家,累计引入资金77.2亿元,盘活土地4493.2亩,预计新增产值117.2亿元,上交税收4.8亿元。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的持续深入推进,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传统优势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本土并购:滚大产业集聚雪球
“繁昌县传统产业多半生长于资源型土壤,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受人才、资金、品牌等要素制约,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在经济下行的冷冬里,企业之舟漂泊不定。变则通,不变则痛。要改变这一现状,抱团取暖肯定胜过‘单打独斗’,走企业兼并重组发展道路是个明智抉择。”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这样说道。
抱团发展说来容易做起难,需要魄力,更需要办法。繁昌人(包括入驻繁昌的外地企业家)有决断,敢于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该放弃的“舍身”让出为之奋斗多年的企业,有抱负的勇敢挑起充满风险的担子,整合本土企业资源,推进企业并购重组,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繁昌人有本领,做事遵循章法:围绕水泥建材、冶金机械、轻纺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调查摸底,出台相关政策,建立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合作项目库,深入企业开展多方位服务,有力推动了企业兼并重组规范有序开展,不断滚大产业集聚雪球。
芜湖市华阳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搏击市场10多年,积累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经营理念和经验,企业得以发展壮大,成为全省服装第一镇孙村镇20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的龙头之一。为了做大做强企业,增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华阳公司勇敢踏上抱团发展道路,先后重组本土服装企业10家,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在整个行业疲软背景下实现业绩攀升,2015年公司实现产值6.8亿元,较2014年增长16%。目前公司位列2016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百强第33位。
该县在做强服装产业同时,积极优化升级大健康和机械铸造等产业。鼓励县内行业内龙头企业扩大资本拓展产业链,带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优强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安徽溜溜果园集团是一家致力于果品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作为中国特色果品加工产业领军企业,拥有“溜溜梅”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上缴税金3673万元。公司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于今年5月成功收购落户在繁昌经济开发区的台湾宝成国际集团旗下的裕祥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溜溜果园集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加快建设青梅小镇、青梅酒和梅子饮料等项目提供了发展平台。在溜溜果园集团等优势企业引领带动下,致养植物蛋白饮料、万基大健康产业园、源森生物、神龙百草、川瑞食品、达而蜜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繁昌,该县已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安全环保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域外联强:念好借势发展真经
一条腿走路难行,多条腿走路致远。繁昌县在深化内部挖潜开展企业重组的同时,坚持借力发展,靠大联强,借梯登高,把企业重组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突出招大引强,积极为县内优势企业与行业知名企业、上市公司搭建合作发展平台。一批企业积极破除“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陈旧观念,“攀高枝”与境外企业“联姻”重组,面貌焕然一新。
芜湖市金贸流体科技公司原是繁昌县一家乡镇企业,注册资金6088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集科、工、贸及信息化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金贸”商标更是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近年,公司受到市场冲击较大,发展出现“瓶颈”。在繁昌县委县政府靠大联强、抱团发展的发展理念引导下,金贸流体走上了洽谈收购、瞄准上市的转型发展之路,2013年12月,公司与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工业制动器专业生产商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重组后企业发展活力倍增,已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4年并购西班牙RC水系统公司,成为芜湖市首例跨国并购式对外投资。至2015年12月,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3000万元,研发申请专利300多项,100余项欧盟标准流体管件产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司根据市场及客户的不同需求,分别建设阿里巴巴国内站、国际站等互联网平台,运用电子商务实现电子采购、电子销售、电子数据交换等网上交易,效益提升明显。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金贸流体公司重组带动下,芜湖利通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重组实施年产43000吨阻燃、隔音、隔热材料生产线项目,并正着手将蓝格集团总部搬迁到繁昌县。北京银杉创富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芜湖市神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0%股份,兼并重组该公司,投资建设办公用房、生产厂房、产品展示中心、公司研发中心、仓储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力争一年内成为新三板企业,并争取在2020年前主板上市。
关停转产:培育优势产业巨人
“在开展兼并重组工作中,繁昌县不只是用‘加法’做大蛋糕,同时还用‘减法’做强蛋糕。那就是借实施兼并重组之机处置‘僵尸企业’,去产能全部关停境内小水泥企业和部分实施规模较小服装加工企业、经营乏力机械铸造企业破产,置换产能培育水泥、服装、机械铸造行业巨人。”繁昌县相关领导这样告诉记者。
以小水泥制造为主的建材产业曾经是繁昌县的一棵“摇钱树”。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小水泥企业效益低下,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单位GDP能耗高等问题日益突显。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先试先行,摸着石头过河,去产能处置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但难以顺利退出的小水泥企业,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腾笼换鸟培育发展后力,初步实现了产业发展、退出企业、投资主体、广大群众“四方受益”,受到国家工信部表彰。通过兼并重组“去产能”,该县共淘汰水泥企业12家,拆除14台JT窑、1台旋窑、17台水泥粉磨生产线,减少熟料产能185万吨、粉磨产能170万吨,节约用地1636亩,年节能51万吨标准煤、节电27.1万度,分别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133.5万吨、4300吨、3800吨和1272吨,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芜湖海螺、荻港海螺、南方水泥公司据此实施产能减量置换项目。产能减量置换后,资金、资源、技术、人才更加集中,为海螺集团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南方公司实现新的腾飞增添了活力,进一步优化了全县水泥产业布局。
繁昌县服装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资不抵债,资源利用率低下。为增强服装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该县鼓励纺织服装优势企业通过“腾笼换鸟”兼并重组弱势企业,3年来累计盘活土地3000多亩、厂房8万余平方米,留住熟练工人2000多名,妥善解决了兼并重组“人往哪去”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汤昌根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