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建设活力新繁昌
2016-09-26 08:32:05
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传统动能支撑力逐渐减弱,繁昌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繁昌经济如何增长?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活力繁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日前,记者采访了县经开区管委员会、县经信委主任朱为熙,他表示,新形势下,繁昌应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从而加速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努力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释放产业发展新活力。
聚焦新兴产业扩增量。围绕循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重点,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全力推进县经济开发区、芜湖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制定支持3D打印与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设立产业扶持专项基金,成立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加快推进万基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同福碗粥平唐大健康示范项目、溜溜果园青梅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提升传统产业优存量。围绕新型建材、冶金机械、轻纺服装等重点,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重塑优势。加快实施水泥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海螺、南方产能减量置换项目。委托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编制全县服装、铸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继续推进资产重组突破年、攻坚年、提升年建设,加大对兼并重组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鸟”。
实施创新驱动强引擎。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工业升级的重要动力,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全县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9家,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创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1家,同福碗粥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大力推动企业技改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2015年新认定省级重点新产品9个、高新技术产品26个。
完善帮扶机制优服务。突出扶持服务,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企业困难和问题一周一报、重点企业“一企一组一策”等帮扶机制,开展“暖企行动”,发挥“易企网”、梦想汇等平台作用,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组织开展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提升全县企业家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刘先才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