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人文软环境
2016-09-12 08:29:21
市容市貌给人的印象是表面的,而文化底蕴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永恒的。繁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精致厚重“人文繁昌”的新目标,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将文化传承与城镇发展有机融合,激活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繁昌。
以发展文化旅游彰显独特人文魅力
一个地方的环境有没有历史记忆,有没有文化个性和特色,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地方的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繁昌县突出人文建设,深度挖掘、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个性文化,运用市场化手段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彰显繁昌独特人文魅力,使繁昌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该县深度挖掘人字洞远古文化化、皖南土墩墓群春秋文化、繁昌窑青白瓷文化、繁昌保卫战及渡江战役红色文化、繁昌民歌等民俗文化,提取繁昌遥远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把这些碎片化的历史片段有条理地展现出来,给繁昌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近年来,繁昌县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力度,宣传报道繁昌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推动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好国保单位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繁昌窑遗址发掘、清理、保护工作,编制皖南土墩墓群、人字洞遗址保护规划。强化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对芜湖市板子矶旅游开发公司未经文物部门批准,擅自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板子矶上修建龙王庙进行查处。对平铺镇茶冲村某林场在土墩墓群保护范围内非法挖掘树进行立案调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乱挖乱建、非法施工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开展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馆藏文物的维修保护工作,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新港镇古家大屋、克里村门楼等进行修缮。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对全县2百多家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和汇总。
在文化旅游方面,繁昌县明确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已有的真正人文特色,并不断去丰富、创造新的人文特色,以打造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促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力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繁昌文化记忆。按照“沿山、沿江、沿路”三条主线,规划整合周边及沿线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沿山,即整合寨山、马仁山、峨山、五华山;沿江,即沿着荻港、新港的3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沿路,即淮九路繁阳、孙村路段。以知名旅游景区为依托,以打造高标准旅游产品为目标,开发了一批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完成马仁奇峰三期工程建设,五华山隐静禅林景区一期工程,板子矶风景区整体开发正进行中,启动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项目、新港明清古街项目、峨溪湿地公园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的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工作。
加快培育特色乡村旅游,着力建设“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旅游乡村。打造南线(繁阳至孙村)、东线(峨山至平铺)两片乡村旅游发展带。目前,在马仁奇峰的核心带动作用下,交通条件良好、山水生态资源优秀的“江南慢谷”(南线乡村旅游风光带)初具雏形,有“江南吐鲁番”美誉的芜湖格林美生态提子园、“城市小资堡垒”香枫农庄、“红色旅游圣地”中分村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慢调生活家园”的马仁奇峰等,形成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杏湖孔雀园、蓝莓采摘园、楠溪农庄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也在正积极建设中。同时,“格林美提子采摘节”、“人祖山祈福文化旅游节”、荻港长江螃蟹美食节、“童坝美食节”、“九塘桃花节”等多项节庆活动,吸引旅游市场关注,聚集人气,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有力提升全县乡村旅游的整体品牌形象。
着力崇尚人文精神的共同价值观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市民素质。而市民素质的提高是持久的教育、熏陶和养成过程。繁昌县坚持文化惠民,注重擦亮全国文明县城的“金字招牌”,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文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繁昌县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普惠共享。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县内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场地设施,实行全免费开放。举办文化“春谷讲坛”,开办免费的音乐、舞蹈、书画、曲艺等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常年举办繁昌县历史文物精品展,不定期举办黄叶村书画展、葛召棠生平陈列展、人字洞遗址陈列展等专题展览。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由政府购买服务送戏下乡演出黄梅戏和庐剧传统剧目200余场。各镇、村(社区)每年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或邀请业余文艺表演团队,开展健康有益、高尚文明、贴近生活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民俗文化表演,展示繁昌民歌、群体铃萧、旱地行舟、滚龙灯、麒麟灯、炭篓灯等民俗文化。
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始终,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抓好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季学习教育和“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建立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和文明旅游工作。健全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扎实做好道德典型推报工作,形成了学习模范、尊敬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五好文明家庭、美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楼院等创建活动。抓好和谐社区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积极组织社区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社区教育讲师团,广泛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礼仪礼节等教育。开展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开展法律咨询、爱心帮扶、网络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县志愿者已发展到1万多人,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成为该县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沈芳群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