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转型发展 建设人文繁昌
2016-09-12 08:29:21
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转型发展,建设人文繁昌的目标。就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记者采访了县文广新局局长沈大龙,他表示,县文广新局作为文化主管部门,建设人文繁昌,首要任务是深度研究和挖掘人字洞远古文化、皖南土墩墓群春秋文化、繁昌窑青白瓷文化、繁昌保卫战及渡江战役红色文化、繁昌民歌等民俗文化,激活资源,营造氛围,打造文化品牌,助力转型发展。
加快推进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建设。繁昌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五代至北宋时期专烧青白瓷的大型中心窑场,是我国青白瓷的源头。该区域将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窑址遗存展示区,青白瓷文化博物馆、古代窑艺创意体验区及相关旅游配套旅游设施。目前正在建设龙窑及作坊区遗址保护展示大棚,今年还将编制繁昌窑龙窑及作坊区遗迹本体加固方案及繁昌窑遗址防洪工程建设方案。
做好人字洞遗址、皖南土墩墓群保护利用工作。该遗址和墓群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字洞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欧亚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距今已有220-256万年。该遗址将建设古人类活动科教文化园,目前正在编制人字洞遗址保护规划及遗址加固工程方案。皖南土墩墓群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吴越先民的大型墓葬群。皖南土墩墓群保护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下一步将编制土墩墓群利用建设规划。该区域将建成探寻神秘古墓、领略春秋文化的旅游胜地。
尽快建成县综合博物馆。县博物馆土建工程已结束,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展陈方案调整及施工,附属工程建设、文物征集、史料搜集整理等。陈列布展内容将作调整,增加繁昌保卫战和渡江战役红色文化展陈内容和空间。县博物馆将成为展示繁昌地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以繁昌民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繁昌民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斯民关于生产、生活、信仰、爱情、娱乐、期望等的心声,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昌县目前有县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我们将继续培养非遗传承人,扩大传习场所;吸取繁昌民歌优美的旋律,进行音乐、舞蹈等再创作,促进繁昌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多措并举,建成一批繁昌民俗展示场所。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