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健康服务到村头

2016-09-12 08:29:21

  “多亏有了血防哨点医院,帮我及时治好了血吸虫病。在家门口看病,真是既省事又省钱啊!”荻港镇村民黎小蓝由衷地感叹道。

  黎小蓝夸赞的血防哨点医院是个新生事物,它是繁昌县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新成果。

  今年以来,繁昌县积极应对血防工作新的形势,整合资源创建血防哨点医院,窗口前移全天候开展工作,把健康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受到多方好评。

  主动总比被动好

  在很多人看来,血防是项“有板有眼”的工作:择机开展宣传,定期进行灭螺,有患者就让其住院治疗,程序走到位,不出大乱子,血防人就可以满足了。

  可繁昌血防人不这样认为,他们在思索一个问题:年年工作都做到位了,为什么还是有人患重病呢?如果能保持与工作对象的不间断的接触,及时发现病情,群众患重病的机率不是能大大地减少了吗?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改变工作模式,延伸工作链条,扎根乡村尽最大可能地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

  送服务到群众家门口,想法的确是好。可根据现有条件,要实施这一想法,是缺人又差钱,办事没底气啊。怎么办呢?繁昌血防人围绕这个问题动起了脑筋。经过多次的调研和多层面的讨论,他们形成了一个创造性构想:前置血防工作窗口,整合和优化卫生资源,依托乡镇卫生院创建哨点医院,充分利用县、镇、村血防三级防控网络平台就近服务群众。

  思路明,行动快。全县上下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工作,“血防哨点医院和血防门诊”(简称哨点医院)这个“新生儿”于今年初在全县各镇诞生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

  挂个牌子容易,运作起来费劲,哨点医院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无米之炊”的考验。

  有道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强烈的干事创业责任心驱使下,难题被繁昌血防人一个又一个地攻破:没有场地,协调各镇卫生院解决;没有经费,多层报批、四方“化缘”凑齐;没有机制,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员,先聘用兼职的,然后逐步培养。

  缺乏技术尤其难办,可繁昌血防人照样能“玩转”它。县卫计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聘用人员进行轮训,选派6所哨点医院8名检验人员到省血防所进行血吸虫病检验培训,同时邀请省血防所4名专家来繁昌县对县直医院、民营医院、血防哨点医院及村卫生室60余名医生进行了血防业务知识培训,逐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不经风雨洗涤,哪有阳光灿烂;只有艰苦耕耘,才能收获成功。繁昌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起了哨点医院后,围绕“能查病、能治病、能监测、能宣传”工作目标,多方位开展血防服务。

  全面开展血吸虫病查治和健康教育。自今年5月份开始,各血防哨点医院门诊陆续启动血吸虫病查治工作,按照统一的程序规范进行登记、采血化验,发现阳性者立即安排治疗。县血防站定期进行巡查,考核工作质量。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血防健康教育,制作防治知识宣传栏,摆放血防知识宣传展板,张贴便民告示,发放宣传单,接受群众健康咨询,着力提升群众血防意识。

  重点开展急性血吸虫病感染防控。该县在血吸虫病易感季节(4-10月)的急感防控工作中,在开展正常诊疗的同时,及时将门诊登记、检查结果和村卫生室检查记录等血吸虫病疫情信息上报县血防站,以便血防站能够全面、准确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下一步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在今年汛期,各哨点医院更是主动出击,多次派出防病救灾小分队深入抗洪一线,向参战人员宣传血吸虫病防护知识和技能,发放防护用品。对因情况紧急来不及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投入抗洪抢险的防汛人员,防病救灾小分队事后及时对可疑接触疫水人员逐一登记造册,择时为他们免费进行血吸虫病检查,确保防汛人员身体健康。

  工作扎实,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全县6所血防哨点医院共计为疫区群众免费开展血吸虫病检查2820人,其中抗洪抢险人员320人,治疗阳性病人19人,其中抗洪抢险人员3人。派出防病救灾人员84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折页1200余份,接受群众健康咨询3200余人。

  樊报 薛帆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