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绘就如画家园
2016-09-05 15:50:36
家住荻港镇的宋陆益老师有个习惯:工作之余总爱外出走两步,遥望一下山色,极目一番江水,放松一下身心。可前一段时期,由于粗放式开发山水资源,家乡弄得青山千疮百孔、江岸飞沙走石,让他呆在家里闷心、出来看了纠心。而如今,环境综合治理让荻港逐步恢复青山绿水,走在改造过的滨江大道上,看江水东流浪遏飞舟,任思绪随江风放飞,宋老师感到很惬意。
近年来,荻港镇的“宋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繁昌县建设“山水繁昌”所取得的成果。
繁昌县坚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理念,环境保护与科学开发并重,在努力恢复一方青山呈黛水含笑的本色家园同时,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城镇和乡村,展现“山水繁昌·梦幻江南”优美画卷。
环保恢复家园高颜值
“繁昌本是好地方,皖南门户是我家;鱼米之乡话桑麻,山水相映美如画。”早些年,有人这样赞美过家乡的美丽富饶。靠山吃山,临水吃水。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贫穷的人们一旦吃上资源饭,只顾埋头挣钱,哪顾繁昌明天,数十年地忙活下来,把个山水繁昌搞得面目全非。
欠债是要还的。走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繁昌人渐渐体味到了粗放式发展的后果,明白了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的道理,于是艰难地开启了还债历程:加强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治理,恢复家园颜值。
“生态治理绝非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下大气力去做。对此,繁昌上下一心,积极实施工业减排、矿山复绿、全域治污、绿化造林等多元化治理,着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繁昌县的一位负责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工业减排真是块难啃的骨头,它负面影响GDP、财政笼子和百姓腰包。可认准的事儿再难也要做,否则不是繁昌人的性格。该县“咬牙”推进水泥、钢铁、化工及矿山、烧结等行业减排治污,仅“十二五”期间,全县就关闭选矿厂29家、小烧结生产线28条,减少采矿权40个,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74万吨、粉磨产能581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7%。该县还“高举红灯”招商选资,凡是涉及给减排添堵的项目,哪怕项目再大,繁昌人也冲着它喊“NO”。
矿山复绿也是大手笔,需要“烧钱”、花心思。“十二五”时期,全县大力实施环境修复和生态重建工程,治理废弃矿山21座。其中,县城区峨山头山体植被修复工程引入社会资金运作,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受到多方肯定。
全域治污在繁昌县可谓风生水起,“美丽繁昌.美好家园”环境整治建设专项行动、“三线三边”环境治理等项活动蓬勃开展,成效显著。该县坚持从源头治理,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以点带面推进整治行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18个、镇政府驻地建成区3个,创建省级生态村16个、市级生态村33个。扎实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从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景区沿线村庄入手,连点成线、扩线成面,按照“三清四修”的要求,开展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改水、改厕、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设,累计投入各级专项资金12226万元,完成61个行政村421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受益人口达104798人。整治后全县工业废水达标率100%,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87%。
开发增添家园新魅力
青山绿水不仅“养眼”宜居,而且也能发家致富。只要坚持科学开发、绿色开发,青山绿水就能变成金山银山。为此,繁昌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的城镇、乡村,让山水繁昌增添新的魅力。
绿色开发,规划先行”。该县结合全县总体规划谋划山水繁昌建设专项规划,围绕全县山水自然分布及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对全县山水开发进行总体布局,让不同的区域承载不同的功能,宜居则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建立建设山水繁昌的长效机制,分步推进山水开发。
宜居是第一位的,环保没有休止符。该县突出“山水景观化、农田林网化、城镇园林化、庭院花园化”特色,积极开展森林城镇和美好乡村创建工作,大力美化家园。近年来已建成安定河公园、中滩公园等8个城市综合性公园和龙华广场、柯冲广场2个休闲广场,道路绿化面积达67.15公顷,森林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34.9%和36.4%,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园林)县城,平铺镇、峨山镇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和国家级生态镇。
宜业是个硬道理,方便居民就业没商量。该县围绕“绿水青山当饭吃”目标,坚持把山水繁昌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打造群众致富增收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培育林业产业、旅游产业、环保产业,形成了群众在家门口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的生动局面。
宜游是个新业态,做足功课责无旁贷。该县积极开发山水旅游景点,完善基础设施,包装旅游线路,推进马仁奇峰景区内涵提升,强化五华山景区招商引资,打造荻港板子矶长江风情特色,提升经济效益。坚持以生态农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大力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基地,打造淮九路休闲旅游观光带,把美丽乡村建设点、格林美提子园、杏湖孔雀园、星级农家乐、民宿等由点串线,积极开发农事体验、生态度假等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月月有果吃、天天有花看、处处有玩乐特色旅游品牌。同时挖掘历史古迹和红色文化资源,有序开发人字洞古人类遗址、皖南土墩墓群、繁昌窑等文化旅游项目和中分村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旧址、县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场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吸引游人参观休闲。
汤昌根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