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县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2016-06-20 08:49:52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民生工程是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支点。记者近日从繁昌县民生办获悉,今年以来,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将完成投资7.3亿元,目前民生工程总体进展顺利。

  据悉,今年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包括新增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整治6个项目;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补助标准6个项目标准;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就业技能及新型农民培训,就业扶持工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棚户区改造21个项目。

  年初以来,繁昌县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雪中送炭,突出绩效、共建共享”的原则,着力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成效。该县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2016年民生工程,不但要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且要争先进位,同时还要取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满意。一是抓谋篇布局,统筹安排。集中财力做好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工程项目。二是抓项目推进,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完善后续管养,保障项目发挥实效,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三是抓深度宣传,典型示范。纵深开展宣传,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满意度。四是抓民生工程日常调度,实施“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考评、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督办”,发现问题,立马整改,努力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民生工程推进中,各地工作亮点频出。如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工程。该县3月份启动,完成工作人员培训,使镇、村(社区)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申报流程、审核规范、公示要求、数据录入等技能。4月10日前,各镇完成对上年度已享受对象实行网上年审,村(社区)完成网上申报;4月20日前各镇完成审核并上报;县残联收到申报数据后及时对申报人员做出审批。截至4月底,繁昌县共完成贫困残疾人救助2689人(一、二级1795人;三、四级894人),比2016年任务数2509人超出180人,完成率为108%。共计发放资金179.36万元,已全部通过惠民“一卡通”打入受助人账户。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同步进行,为全县596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共计59.6万元,超额完成236名(任务数360名),完成率166.6%。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也全部完成安置转送,部分残儿的辅具适配名单已经上报上级部门,目前繁昌县残联已做好相关工作,待省残联统一采购残儿辅具后及时做好辅具适配工作,保障残儿们充分享受民生工程实施成果。城乡医疗救助民生工程在缓解城乡困难居民看不起病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在实际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救助对象在经过医保报销、大病再补偿,然后再申请医后救助,时间跨度较长,有很多急需治疗而又没钱住院的困难群众,往往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甚至会出现“钱来了人没了”的现象。为此,繁昌县创新城乡医疗救助方式,实行多形式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将单一救助形式变为多种救助形式,即由原来的事后救助扩展为事前、事中、事后救助相结合、比例救助与定额救助相结合;对因患危重病经其他各种救助帮困措施后,个人自负医疗费仍然很高,造成家庭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再给予低保标准2至6倍的临时生活救助;积极为0-14周岁儿童先心病、白血病患者申请慈善定额救助;从而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综合救助模式,使城乡医疗救助民生工程政策更好地惠及民生、温暖民心。全冰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