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卫生计生事业“十二五”圆满收官
2016-01-25 08:49:38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带来多重健康问题,医疗卫生工作更加艰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等系列举措,对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做出了强有力的调整。回眸“十二五”,繁昌县卫生计生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面造就了健康服务新局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运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顺利铺开,三级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加强,人口总量控制和出生人口性别达到预期目标,为推动全民健康,打造健康繁昌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层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模式,推进绩效管理制度。完善人事收入分配制度,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健全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县镇两级财政补助60%的缴费资金。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县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在降低药品加成的基础上,2011年10月县级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2014年起,县级医院、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执业责任保险投保率达100%。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网底,全面加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实施了县医院急诊医技楼项目和标准化中医院项目;新建了荻港镇中心卫生院、新港镇卫生院、黄浒社区卫生服务站、新林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综合楼和横山卫生院住院综合楼。对孙村镇中心卫生院、平铺镇中心卫生院、峨山镇卫生院等改造升级;村卫生室全部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加快设备更新升级,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彩超、CR、全自动生化、血球计数仪、救护车等设备。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施妇幼保健机构、血防机构能力建设,新建建筑面积为4882平方米县疾控中心(含卫生计生监督所)大楼。全面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全县连续6年无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例,2014年和2015年先后通过了省级消除疟疾、国家级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评估,2014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和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逐年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补偿140.7万余人次,补偿资金为3.5亿元。2014年全面使用二代身份证替代就诊卡就医补偿。开展了按病种付费、普通门诊统筹预算管理、按床日付费管理等支付方式改革。在2013年推行大病再补偿政策基础上,2014年与县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实施大病保险试点工作。
着力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全县卫生信息中心机房,搭建县级综合卫生信息平台和县、镇两级卫生专网。实施县域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HIS、EMR)、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信息系统(Lis)、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县级医院临床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系统)、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和心电信息系统。建立全员人口数据库、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和办证服务平台。
2011年,繁昌县开展实施民本计生工程,着力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幸福指数。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对60周岁以内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节育手术并发症对象、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农村两女户父母每人每年增补100元补助金。实行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二保险”制度。开展生产、生活、法律“三帮扶”。实行婚检、医保、安置、奖特扶“四补助”。开展晚婚晚育奖励、早孕上报奖励、二女绝育奖励、成才奖励、退休一次性奖励等。自2011年开始,对符合国家奖扶政策的对象提前至55周岁发放奖扶资金,对终身未生育的抱养子女且符合国家奖扶政策其他条件的对象发放奖扶资金,对独女户对象增补奖励资金,实行城镇和农村特别扶助对象享受标准一致。五年来,对60周岁以上计生奖特扶对象,共累计发放奖特扶资金1082.77万元,县财政共发放提前扩面奖励扶助资金1228.28万元(2015年,全县共有国家奖扶对象2489人、特扶对象215人,2015年全年共发放奖励扶助及特别扶助资金325.62万元)。“十二五”以来,全县兑现民本计生资金总计6089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十二五”期间,依托区域协作载体,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在上海、宁波、青岛、苏州、扬州等地建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5个,为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咨询、避孕节育等服务。发挥城市生活“e站”功能,提高社区计生服务能力,利用繁阳、平铺等镇建立的3个“城市生活e站”,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知识讲座、关怀关爱等服务。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加快技术队伍建设,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从2012年开始,共为5142对符合条件的待孕夫妻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早孕随访9432人次,开展咨询指导12406人次,通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实施,使优生优育科学知识得到普及,育龄夫妇享有科学、免费的孕前优生指导服务,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沈芳群卫计委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