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整治助推生态繁昌建设
2014-01-20 09:02:18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繁昌县始终把环境治理放在突出位置,旗帜鲜明地向污染环境宣战,以“天蓝、地净、水清、山绿”为目标,大力优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持续而深入的生态建设使全县镇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让美丽繁昌成为全县人民的美好家园。
切实改善全县生态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是繁昌县“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型”的内在要求。2013年5月,环境整治建设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并确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即控制污染:落后产能基本淘汰,非法企业全面关停,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98%、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8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稳定达标。环境改观:粉尘污染基本消除,居民集中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以上,道路无粉尘蔓延,空气清新洁净;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水质干净安全。城乡美化: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8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50%;森林覆盖率达34%,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绿地率达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为实现这个目标,县委、县政府设立专项行动指挥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政委和指挥长,下设6个指挥分部,均由县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为牵头和责任单位。制定了矿山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整治、道路运输污染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城区服务业污染整治、码头污染整治等专项整治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定期调度、定期督查通报。
半年多来,繁昌县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标本兼治、全面提高”的思路,从矿山、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卫生环境、城区服务业和码头等6个方面的污染整治入手,整顿非法违法行为,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基础配套和生态建设,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环境整治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矿山污染整治方面,大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整合、关闭力度,逐年减少矿山企业数量。严格矿山生产规程,强化日常监管,有效控制粉尘污染。同时,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除保障县内企业原料供应外,外运矿产品按每年10%至20%比例递减。目前,全县持证矿山从330多家减少到68家。6月初,县国土局会同经信、安监、环保、工商等部门对全县所有矿山进行了全面排查,针对各矿山不同情况制定了“一矿一策”方案,全力实施矿山企业的整合和关停工作。工业污染整治方面,以水泥、铸造、选矿、化工、钢铁(烧结)企业为重点,严把新上项目环保准入关,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县环保部门已牵头出台了全县工业企业整治标准,从项目立项、环评、环保“三同时”验收、工商营业执照、主要生产工艺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处置、固废堆场、在线监控等方面对水泥、铸造、选矿、化工、钢铁五大行业企业作出严格的规定。道路运输方面,加强城乡道路建设和维护,落实货运车辆封闭覆盖运输和尾气平行排放改造等措施,强化源头治理和路面执法,改进技术手段,严厉打击超载和泼洒行为。城乡环境卫生方面,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改革,加强背街背巷、集贸市场、河道水面、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规范临街立面管理和门店招牌设置,有效治理小广告和“牛皮癣”。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车辆清洗、建筑垃圾处置、隔音降噪等措施。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城区服务业方面,严格新设餐饮服务业经营项目准入,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和监管,实行油烟达标排放。推进宾馆、餐饮、洗浴等服务业锅炉改造,引导使用清洁能源。县环保、食药监、工商、房管、消防等多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执法,一批餐饮企业的油烟污染问题得到整改。码头污染整治也取得初步成效,立足于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繁昌县大力实施码头关闭整治和岸线资源整合,提高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强环境监测,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切实控制货物装卸扬尘。在稳步实施“美丽繁昌·美好家园”环境整治建设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六项整治的同时,繁昌县还以一批重点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去年以来,该县积极推进峨溪湿地公园等生态支撑项目,完成S321零公里至脊岭段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加快县道安保示范工程建设,改建杨赤路、马中路和横荻路部分路段,改造8座农村公路危桥,优化“村村通”公交班车运行。推进城北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荻港污水处理厂、孙村污水处理厂。实施长江饮水改扩建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峨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省级森林县城、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争创省级生态镇和省级绿色乡镇。汪春水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