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为这样的“选拔”叫好

2013-07-01 09:14:56

  最近,繁昌县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面向全县公务员竞争性选拔2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和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全县90名公务员参与竞职,他们精心准备,全力以赴,勇闯关隘,最终6名佼佼者脱颖而出。这种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最好诠释,我们为这样的“选拔”叫好。

  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意义就是在于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了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贵在公开透明,重在竞争有序,优在人才辈出,着重检验干部的综合素质、实践经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模式,冲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思进取的惰性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良风气,真正选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一个事关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的关键问题。通过竞争性选拔,畅通了干部成长上升的渠道,是从“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的转变。这种选拔是以能力、业绩为基础,通过能力测试、竞职陈述、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等环节,在“赛马场”上发现人才,在“赛马会”中遴选人才。这种选拔干部的方式,突出竞争性和民主性,让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切实做到选贤任能,引导广大干部沿着学习型、实践性的成长轨迹,静下心来刻苦学习,认真实践,到基层到群众中去锻炼自己,着力于服务群众,着力于提高能力,有力地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领导班子素质能力的提升。竞争性选拔干部,是用“公开尺子”在“阳光”下选人用人。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走上重要岗位,既达到了锻炼干部的目的,又很好地保护了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为繁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报评论员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