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大力调整结构促进转型发展
2011-02-28 09:40:27
“十一五”以来,繁昌县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将经济结构调高、调新、调优、调强为目标,不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多元发展的喜人态势。
推进工业产业升级。繁昌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引进增量,调优存量,壮大总量,推进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走提升式发展之路。该县出台鼓励资源型企业转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县财政给予资金奖励,鼓励关停落后产能,并对在县内转产发展的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一批资源类企业纷纷向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转移,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新型建材、轻纺服装、冶金机械、医药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和企业数的70%以上,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芜湖市主导产业发展,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其中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精密铸造、数控机床、汽车配件等,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冶金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纳米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努力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末,把材料、装备制造分别打造成为300亿元、200亿元产业,轻纺服装和医药食品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提升三产发展水平。这是该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在发展理念上,以支持工业甚至比支持工业更大的力度,全力扶持三产发展。该县出政策、优环境、强措施,使商贸流通、中介服务、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文化教育、旅游娱乐等行业得到强劲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攀升。下一步,在工作重点上,繁昌县还将着力抓好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休闲旅游业,充分利用繁昌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快马仁奇峰三期、五华山一期和“农家乐”项目建设。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该县交通、区位和产业优势,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第三方物流,做大现代物流业。三是发展商贸服务业,引进建设星级酒店、专业市场、连锁超市。与此同时,要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和文化产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拆迁、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繁昌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把自主创新摆上企业做大做强的中心环节,培育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企业,占据发展主动权,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为提升县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该县制定了《繁昌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县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启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较好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高素质企业家的培养。同时,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增加财政投入,强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和支持。修订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专利资助政策,出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对企业实施科技进步、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进行奖励和扶持。该县认真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做好专利申报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继续保持专利申报数、授权数全省领先位次,全县人均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记者汪春水)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