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构建委托代理服务机制

2010-09-19 10:25:25

  本报讯(记者 汤昌根 实习生 俞珊珊)今年以来,繁昌县积极组织开展全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为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机制夯实基础,建设“阳光村务工程”写好“钱”字文章。

  繁昌县在规范村务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2000年就开始实行“村账镇管”,在保障村级资金规范使用、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随着形势发展,“村账镇管”逐渐暴露出缺乏专门机构、人员不够集中、服务不够系统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县根据省里部署和要求,以开展清产核资为抓手,建立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机制,努力打造“阳光村务工程”。

  县委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及时召开会议,成立领导组织。各镇、村同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了具体人员。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繁昌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各镇、村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方案要求,对辖区内“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与落实。

  大力宣传“三资”清理工作意义和内容,通过在显目位置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媒体宣传、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加群众知晓度。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传达全省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委托代理服务培训会议精神,进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具体操作专题辅导,对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据统计,仅县级各类培训就达400余人次。各镇也以会代训方式,对村级“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培训,并组织专人,采取多种方式对各村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从6月中旬起,全县各村按照方案要求,全面进入表册登记阶段。资金清理从盘点货币资金入手,及时封存财务账目,按现金账余额,现场盘存现金,填写盘存清单;资产清理从查清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入手,搞清村集体有多少固定资产。先对帐内资产进行清查登记,后对帐外资产进行核实,未登记入账的,对其资产进行估值重新入账。重点是清理村集体企业改制(发包、拍卖)和撤并村过程中的集体资产处置情况,有无不经集体讨论决定、个别人说了算的情况,有无私下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资源清理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山场、荒地、水面等,以实地勘测丈量方式进行清理登记,查明实际数量及权属,重点清理村集体的自然资源对外发包或拍卖使用权是否签订了规范的合同,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现象。

  加强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县纪委、县农委多次深入全县6个镇及部分村,就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到一个镇,都深入不同类型的村,详细了解其“三资”清理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意见和要求。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推进会,观摩相关资料,听取经验介绍,并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县纪委、财政局与会人员也从不同角度对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做了指导。

  目前,全县6个镇、74个村(居)委会正按照省方案“六个程序”要求,全面进入数据确认、上报阶段,9月初完成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审核汇总工作。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