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春谷新语 >正文

让遗址保护深入人心

2025-07-02 09:21:48

  近日,繁昌区峨山镇城东村率先完成缪墩、鹭鸶墩、油榨墩三处区级文物古遗址保护碑和边界桩的设立,进一步规范了全村野外文物遗址的标准化管护。

  古遗址作为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缪墩遗址距今7000多年,是皖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的磨制石斧、夹砂陶片等,是早期农耕文明的有力见证,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触摸祖先的生活脉络。鹭鸶墩遗址和油榨墩遗址为商周时代遗存,出土的陶器、石器及多样纹饰,同样为研究古代生活生产及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实物佐证,填补了历史研究的诸多空白。这些遗址,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为古遗址保护立碑,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影响深远。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明确划定了遗址保护范围和责任主体,让文物保护有清晰的边界和依据,破坏追责也有证可查,为遗址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从社会影响角度而言,竖立的保护碑如同无声的宣讲员,时刻提醒着周边居民乃至过往行人,这里是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之地,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

  让遗址保护深入人心,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是为未来奠基。只有当社会大众都认识到遗址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全民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文化遗产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遗址保护知识与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可以结合遗址特色,开发适度的文化旅游项目,让民众感受遗址魅力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心底认可保护遗址的价值。

  峨山镇为三处古遗址立碑只是一个开始,希望社会各界能重视遗址保护工作,让遗址保护理念在全社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共同守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章平周)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徐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