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春谷新语 >正文

濒危剧种需要“输血”更要“造血”

2021-07-14 09:36:04

  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印发《2021年安徽省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濒危剧种开展免费或低票价公益性演出。从今年7月至明年6月,每个濒危剧种购买演出100场,每场演出补助5000元。

  此次公益性演出涵盖我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 《保护扶持濒危剧种名录》的16个地方戏曲剧种,包括仅有一个国办团体的推剧、淮北花鼓戏、岳西高腔、贵池傩戏、嗨子戏,无国办团体的卫调花鼓戏、梨簧戏、清音戏、文南词、皖南目连戏、含弓戏、弹腔、太湖曲子戏、青阳腔、洪山戏、皖南花鼓戏。

  人才断档、戏迷流失……让一度作为主流文化娱乐形式的传统戏曲在传承发展中举步维艰。濒危剧种由于传播范围小,观众少,生存更是艰难。

  濒危剧种面临困境,保护和传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支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将戏曲的传承保护提高到了法律层面;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进一步为振兴戏曲加强了政策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发布,为政府“输血”濒危剧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一年内,安徽对每个濒危剧种购买100场,每场5000元,可以说是及时“输血”。

  “输血”能解决濒危剧种当下的生存问题,但是要想更好地发展,濒危剧种还要勇于创新,给自身增加“造血”功能。

  濒危剧种要守住传统剧目,这是剧种的根。在此基础上,也要根据时代特点创作符合现代观众品味的剧目,反映当下火热的生活。还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新鲜血液加入进来,

  保护濒危剧种,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对濒危剧种既要“输血”,还要挖掘培养戏曲人才,培养戏曲文化生态,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只有通过文艺创造者、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在舞台演出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激发濒危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章平周)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