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请不要让文明“放假”
2020-01-14 17:27:18
春节回家过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早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漂泊的归宿,一种渗透血脉的情结。新春将至,春运潮、农民工返乡、学生放寒假,各行各业、各族同胞都要在喜庆的气氛中万家团圆、欢度春节。春节7天假,家家户户除了除夕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两个不变的活动外,从大年初一开始,亲朋好友就要相互串门拜年祝福。乡下的到城里,城里的往乡下,也有不少人家选择旅游过年,利用春节假期饱览大好河山、异域风情。东奔西走,不管去哪里,在安排走亲访友、出门旅游行程之时,不要忘记携文明同行。春节有假,可文明不能“放假”。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文明出行已成为广大公民的共识。珍惜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文物,出门问禁,入乡随俗……这些礼仪规范被普遍遵守。但总有那些不和谐音符:或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或争座插队、横行霸道,或聚众赌博,相信迷信。更有甚者寻衅滋事,危害乡亲。
这些行径与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的春节背道而驰。美好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进城购物,要讲究公共卫生,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说不文明的话;下乡拜年,要孝敬长辈,尊老爱幼,不参与赌博和迷信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乘坐公交车,要自觉排队,主动让座,遵守秩序;去公园景区,不乱丢乱扔,不攀折花草名木,不玩火。特别是亲戚、朋友、同学、战友欢聚时,一定要学会约束自己,控烟限酒,用语文明,娱乐有度。
这些都是春节文明出行必需的外部约束,但要消除不文明现象,关键还在于公民要以文明自律。春节出行中有着大量的人际交往。首先,“敬人者,人恒敬之”,对他人多一份谦让,他人也会回报一分尊敬,若开口闭口满嘴粗话的人,他绝对不是一个文明人;其次,要从行为上入手,严于律己,多帮助他人;再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春节出行要做文明之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移风易俗过新年,破陈规陋习;低碳环保过新年,引领生活时尚;遵德守礼过新年,保持优良传统;和谐互助过春节,弘扬道德风尚。(全媒体记者 艾云龙)
稿件来源:
编辑: 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