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县卫计委:深化医改 促进健康

2018-04-23 08:58:44

  去年以来,繁昌县卫计委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017年,全县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计划生育服务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其中亮点。去年,全县总有偿签约41591人次,签约率14.1%,重点人群签约27569人次,签约率40.5%,并多次作为省、市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

  新年又有新目标。今年,他们将进一步突出关键,更加深化医改。

  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今年完成县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和搬迁工作。推动县医院与市二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将服务能力薄弱的临床科室整体托管。县级公立医院、各中心卫生院、民营医院要拓宽思路,主动对接三甲医院或专科特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强力推进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医共体建设,重点打造县医院与荻港卫生院,县中医院与平铺卫生院紧密型医共体。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式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居民知晓率和满意率。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时监控履约进展,推动2018年履约服务顺利实施。推进峨山镇卫生院和芦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巩固孙村镇中心卫生院二级综合医院创建成果,加快推进住院楼建设;完成荻港、平铺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医院评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做好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养护,在“院建院管”的管理模式下,美化、亮化、优化村卫生室工作环境。

  不断提升妇幼健康水平。一是实施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民生工程项目。优化一站式服务流程,提升婚前保健质量,确保免费婚检率在85%以上;继续做好孕优检工作,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0%以上,告知和随访率达100%,一年妊娠率逐步提高;基本建成基本公卫妇幼类村级绩效考核制度,明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经费等。二是提高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加大增补叶酸发放和“两癌”筛查工作力度,落实“两癌”日常门诊开诊工作;继续做到新筛、听筛和母婴阻断项目,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逐步提升妇产和儿科质量,稳步降低剖宫产率。加大倡导自然分娩的宣传,加强剖宫产手术管理力度;探索“产科医联体”工作模式,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母婴安全。四是加大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质量。整合卫生计生信息平台资源,及时准确上报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数据,完善县、镇、村基础信息台帐,提高信息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五是继续加大爱婴医院核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加强人员培训,实行常态化动态化管理,力争省市抽查达标。六是继续巩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的创建力度。在创建省级妇幼健康示范县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县。

  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是持续开展卫生镇村单位创建工作,启动健康镇村单位创建。指导繁阳镇实现省级卫生村创建全覆盖(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要求县城所在镇省级卫生村全覆盖),指导平铺镇启动国家卫生镇创建,荻港镇、新港镇、峨山镇启动市级卫生镇创建工作;力争实现卫生计生系统、教育系统健康单位创建全覆盖,选取平铺镇及新牌村继续开展健康镇村创建先行试点,总结健康镇村经验。二是扎实抓好病媒生物防制,加强基层病媒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继续做好县城区域病媒生物监测。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积极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繁发[2017]34号文件精神,积极研究出台具体落实措施;调整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综治部门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积极协调各部门出台全面两孩配套文件;优化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及时制订评分标准,规范督查检查工作;改革完善生育登记服务管理,提高办证及时率、发放到位率;加强出生统计上报工作,做好人口形势分析预判,出台信息统计工作规范,开展数据质量提升活动;依法依规做好政策外多孩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精准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细致化、精准化,针对不同服务人群的不同需求,制订相应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深入推进卫生计生工作融合。完成镇级卫生计生机构整合工作;拟订基层卫生计生工作深度整合融合方案;认真实施《繁昌县村(居)计生专干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指导意见》,探索村(居)计生专干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卫生计生工作信息交流;加强镇、村(居)计划生育干部承担健康教育职能转岗培训工作,提升服务技能;深入推进健康教育“进企业、进村(居)、进学校”工作,广泛宣传健康理念。

  着力加强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全面构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体系建设,完善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政策,出台就医优先便利措施,开展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落实联系人帮扶制度,完善信息档案;每个镇均建立一个以上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与民政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在各镇养老中心设立卫生服务站点,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广泛开展卫生计生优惠政策的宣传发动、信息上报、资格确认、资金发放、资料规范等工作,增强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群众知晓与满意度。全冰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