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信义老兵:苦寻战友亲人67年

2015-04-16 08:41:10

  烽火硝烟的战争早已远去,为了兑现战场上的承诺,繁昌县90岁抗战老兵盛孝如用了67年的时间,寻找牺牲老营长吴福龙的亲人。苦苦寻觅,终有回报——抗战老兵寻找战友亲人的消息,通过媒体发布,特别是经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初,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跨越三省,老营长的亲人终于找到了!4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抗战老兵盛孝如的家。盛孝如身材清瘦,虽说今年已经90岁高龄,但依然声音洪亮,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记忆犹新。

  出生入死,忆往昔峥嵘岁月

  1925年11月,盛孝如出生在繁昌县马坝鸡蛋冲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盛孝如有个伯父叫盛中炳,是中共地下党员。1940年12月底,通过盛中炳介绍,盛孝如和同村的一共16人参加了新四军。当时,盛中炳就带着他们从繁昌一直走到泾县茂林,找到了新四军的部队。1941年1月1日,盛孝如被批准入伍,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

  1月6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盛孝如入伍才几天,枪都不会打,就跟着部队突围。在李务本的带领下,经过当地地下党组织联系,他们从保定油坊嘴渡过长江北上。

 
战头中盛孝如头部曾经中弹 章平周 摄

  1941年3月底,在地下党的护送下,他们来到了抗日根据地繁昌县红花山下的朱冲,继续进行抗日斗争。

 
盛孝如的入党志愿书一直保存着 章平周 摄
 
盛孝如的军功章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战结束。繁昌大队编入新四军七师五十七团。9月29日,部队从保定油坊嘴渡江,经无为、巢湖、淮南、淮阴,到达山东枣庄。随后,盛孝如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枣庄战役、淮海战役等。1946年上半年,盛孝如担任开国中将王必成的警卫员。在战斗中,盛孝如的头部还留有弹片,直到解放后,才取了出来。戎马生涯中,盛孝如获得过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1952年,因头部受过伤,盛孝如从部队转业,先后在无为、繁昌等地多个部门工作,直至离休。

  


 

  一诺千金,苦寻觅战友亲人

  回到地方工作后,盛孝如心里始终有桩心事——帮牺牲战友寻亲。这两位牺牲战友一位是同乡江明镜,另一位是老营长吴福龙。

  江明镜是在1946年枣庄战役中牺牲的。牺牲前,江明镜对盛孝如说:“我家里有个儿子叫采贵子,战争结束后,你一定要帮我找到他。”盛孝如转业回繁昌后,立即赶赴江明镜的老家横山镇,向江采贵的邻居打听,并找到了当时的横山派出所所长王毅之帮助查找。经过了解,江采贵只有十几岁,孤身一人,常在外讨饭。经过一番查找,在方村遇到一个讨饭的孩子,和众人描述的江采贵有点像。于是,就问:“你是不是叫江采贵?”江采贵说:“你怎么知道我叫江采贵?我又不认识你。”听到江采贵这样说,盛孝如激动万分,终于找到战友江明镜的后人了!他对江采贵说:“我是你父亲的战友,他在战场上牺牲了,临终前要我一定要找到你。老天有眼,我终于找到你了!”

 
江明镜烈士的孙子在接受记者采访 章平周 摄

  找到江采贵后,盛孝如待他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把他当作一家人。盛孝如将江采贵安排到繁昌工业学校读书,他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繁昌园艺厂工作。1968年,盛孝如还帮江采贵成了家。盛孝如的小儿子盛毅回忆说:“婚礼前,母亲带着我和未来的嫂子,到芜湖扯布做衣服。”

  比起寻找江明镜的后人,寻找吴福龙的亲人就要困难得多。

  1948年11月初,淮海战役打响。一次战斗中,时任连长的盛孝如所在的部队坚守一个山头,一架敌机投下一排炸弹,营长吴福龙倒在血泊中。重伤的吴福龙用最后的力气委托盛孝如:“小盛啊,你要是不死的话,一定要去江西访访我的家人,告诉他们我是在共产党的部队牺牲的。你要找到我的父母,要让他们原谅我不辞而别,偷偷参军……”话还没有说完,吴福龙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仗还在打,战士们只能在战壕附近挖一个坑,把营长埋了。“是我铲的第一锹土。”谈到老营长牺牲的情景,已经90岁高龄的盛孝如哽咽起来。“吴营长对我最好,把我像儿子一样看待,晚上睡觉时,我都挨着吴营长的脚,我非常敬重他。他牺牲时,我跪着大哭不起,还是战友把我拉走了。我要找到吴营长的亲人。我要告诉他们,吴营长是个英雄,他是为革命牺牲了。”

  吴福龙当时留给盛孝如的地址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盛孝如当作宝贝似的,放在行军包里。可是,战争时期,居无定所,风风雨雨,环境恶劣,小纸条沾水后,最终字迹看不清了。

  寻找吴福龙亲人的线索断了!

  茫茫人海,谈何容易?上世纪60年代,盛孝如给江西省民政部门写过信,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对方也没有回音。不仅如此,盛孝如还动员全家人一起帮助寻找。

  就这样,一直寻找了六十多年。随着岁月的流逝,盛孝如担心有生之年无法完成老营长的嘱托。于是,他对自己的子女说:“我去世后,你们要继续寻找老营长吴福龙的亲人。”

  一直到2014年事情有了转机。8月,《新安晚报》记者老春采访抗战老兵,了解到盛孝如寻找战友亲人的心愿,联系上了央视《等着我》栏目沈编导。沈编导准备邀请盛孝如和他的儿子盛毅到北京去录节目,帮他了却心愿。10月,就在动身前,盛孝如病了,盛毅考虑到父亲去北京做节目可能吃不消,就将资料传给了沈编导。沈编导答应帮忙寻找。今年1月1日,沈编导打电话给盛毅,说山东德州有个慈善家叫邵建波,人称“旗帜哥”,曾经帮助铁道游击队找到了3个战友,有寻找老兵的经验,请他帮忙。山东《德州晚报》刊发报道《帮安徽抗战老兵完成战友遗愿》,“旗帜哥”邵建波寻找老兵亲人的消息通过媒体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

  1月5日,受“旗帜哥”邵建波的委托,山东德州寻找老兵203小分队来到盛孝如的家。经过二十多天打听没结果,1月25日,邵建波亲赴南昌,希望借助当地媒体力量,尽快完成老人心愿。邵建波来南昌寻找老兵亲人的消息引起了《南昌晚报》、《江南都市报》等媒体的关注。

 
德州“旗帜哥”203小分队来到盛孝如的家

  1月28日,自称是吴福龙亲人的罗女士联系到《江南都市报》记者:“吴福龙是我的小舅公,我们几辈人也一直在找他!”罗女士激动地说:“我父亲跟大舅公当年为找小舅公,从江西找到福建,还到台湾找过,可一直没消息,我们几乎要放弃了,却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

  罗女士对《江南都市报》记者说:“我舅公原名叫吴继新,在家排行最小,长辈们都喊他‘春伢子’,他出走的那几年,有老乡在外地看到过他,知道他改名字了,但不知道在什么部队。”随后,《江西都市报》记者与盛孝如又一次核对了吴福龙的信息,跟罗女士讲的几乎都对上了。确认了这个消息后,盛孝如十分激动:“好啊,好啊,终于找到了,了却了我67年的心愿啊!”

  


 

  心愿已成,情义浓繁昌相会

  3月6日,吴福龙的侄孙一行等5人从江西高安市赶到繁昌县繁阳镇马坝社区,专程看望盛孝如。看到吴福龙的亲人,盛孝如激动地说:“英雄的后人找到了,我的心愿完成了,老营长,我对你的承诺终于兑现了!”两行热泪涌出,老人和英雄的亲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所有在一旁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老营长吴福龙的亲人来到繁昌
 
盛孝如见到吴福龙的两位侄孙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依依惜别泪流满面
 

  吴福龙的亲人来繁昌看望盛孝如,也勾起了老人对当年血雨腥风战斗的回忆。清明节到来之前,盛孝如重返马坝朱冲红花山革命根据地,追思当年抗战烽火,并祭奠牺牲的战友。

 
心愿已了,盛孝如来到朱冲烈士墓看战友

  现在,两家人有个共同的心愿:要帮助吴福龙申报革命烈士。这件事引起了江西省高安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3月3日,高安市相关部门针对如何恢复吴福龙身份,如何真正让老英雄归魂故里,展开了讨论。最终定下,由吴福龙的家人去采集盛孝如老人的录音作为证据。由于当年吴福龙是从景德镇出走,还需要去当地开一份居住证明信。盛毅告诉记者,目前视频资料和有盛孝如按有手印的文字材料已经准备好,希望早日为吴福龙申报烈士,以告慰英雄在天之灵。

 
拿起马刀90岁高龄盛孝如身手矫健 章平周 摄

  临别时,盛孝如老人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马刀,念叨着“取刀,抹刀,杀!”,身手依然矫健,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注文章内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盛毅提供)章平周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