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肾救子 母爱无疆
2014-11-17 08:53:07
胡民香,1963年出生,1987年经人介绍从新港嫁给了荻港镇南桥社区居民孟家荻。孟家荻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所以家庭很穷困。俩人结婚时还欠了不少债,但胡民香并没有嫌弃,她认为只要人不懒,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婚后孟家荻开大雅机,胡民香摆了个小菜摊,虽然辛苦,但夫妻恩爱,日子过得甜蜜、幸福。平时胡民香和婆家人相处和睦,对公婆孝顺,只要有好吃的,总会想着他们,一有时间就帮他们做做家务。1989年3月,儿子孟磊的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生活增添了新的欢乐和希望,夫妻俩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不但还清了结婚时欠的债务,还盖起了几间瓦房,日子虽不富裕,却安稳、温馨。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孟磊身体出现了不适,到医院一查,确诊为慢性肾炎。从此一家人的平静生活被打乱了,这种病很难根治,不但要经常去医院治疗,还要对饮食严格控制。夫妻俩一边要为生活奔波,一边还要为儿子治病。亲戚朋友和乡邻们劝她申请再生一个孩子,胡民香却说:“如果再生一个,肯定就没有精力去照顾生病的孟磊了,那我这辈子都会不踏实的!”虽经积极治疗,但儿子的病还是没能治愈,2005年孟磊被诊断为尿毒症,当时胡民香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如同天塌下来一般。但她很快从这噩耗中调整出来,她知道自己不能萎靡不振、不能退缩,一定要帮儿子治疗,不能放弃。为了生计,孟家荻更是起早贪黑地开大雅机,胡民香则踏上了和儿子奔波在各大医院之间、陪儿子做透析的漫漫征程。但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家庭,2013年孟磊的病情恶化了,如果不换肾,随时都有可能被死神带走。夫妻俩差点被噩耗彻底击倒,这几年,为了给儿子治病,家里已经一贫如洗,房屋不得不被卖掉,还欠了不少外债,再也拿不出钱来支付换肾的高昂费用,在绝望中,夫妇俩想到自己是否可以给儿子一个肾,既能节省等待肾源的时间,又能减少不少的费用。为此他们都去医院配型,不幸中的万幸,他们均配型成功,于是都争着为儿子捐肾,但大夫还是主张使用父亲肾源,因为他们父子都是同一个A型血型,肾移植成功率相对要大些,而胡民香是O型血,并且由于长期缺乏营养造成了贫血。这意味着一个家庭的顶梁柱、52岁的丈夫要在既无社保又无医保的情况下做肾移植手术,那日后要怎样撑起这个家庭?面对选择,她决定用自己的肾救儿子,宁愿冒生命危险也要维护这个家。在她的再三请求下医生感动了,最后在安徽省医院获得成功配型,省医院为母子做好了周密的肾移植方案。之后几个月,通过政府救济、社会捐助、亲友借款等多渠道,他们凑了数万元手术费,胡民香不顾自己安危、救子爱夫的决心更加坚定了。2013年5月12日母亲节,正是在这天下儿女会送给母亲各种礼物表示感恩之情的日子,胡民香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天下最亲的儿子,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手术很成功,在术后没几天她又要丈夫扶着她去看看儿子,医生告诉她现在身体很虚弱不能随便走动,要注意好好休息调养,再加上孟磊在重症监护室也看不到。胡民香却说哪怕扶她到重症室外站一会心里也会踏实点,丈夫拗不过只好依了她。胡民香看着儿子平安地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社会各界都被这位伟大母亲所感动,尽可能地给予了这个家庭更多精神上的鼓励以及经济上的帮助。如今,孟磊的身体渐渐好转,但每天仍需要服用药物辅助治疗。胡民香一边细心地照顾着他,一边又到菜市场摆摊卖菜贴补家用。虽然生活遭遇重重磨难,但胡民香夫妇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沉伦,而是积极去自救,乐观去面对,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一家人同心协力,共同谱写了一首与病魔作斗争的励志篇章。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